新城南街是北京市通州區的一條胡同,位於今新華南路新倉路之間。這條胡同曾是通州新城的三條東西向大街之一,另外兩條是新城大街(在孫中山逝世後,更名為中山大街)和北后街(現已消失)。現在新城南街西部與西營房胡同相連。2009年,新城南街開始拆遷改造[1][2]

1930年代的新城南街。
1967年拍攝的衛星照片。

事件

編輯

1900年8月12日,八國聯軍入城,西門內和通州南街遭劫最慘[3][4],多人服毒藥而死[5]

民國十幾年,新城南街可能叫果敬宇的一個住戶,買書茶社姓楊的女主角回家去做妾,被其母虐待致死。經死者的父親告於縣衙,只將其母押數月[6]

建築

編輯
  • 竈君廟在新城南街,同治十年重修[7]。王芝祥在後院興建東西廂房各3間作為校舍,招收五六十名兒童入學。他還在灶君廟內設「新城水會」,用於消防,配備了消防設施[1]

名人

編輯
  • 新城南街有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王芝祥故居,位於新城南街9號,解放後用作鐵路職工子弟小學,文化大革命後變更通縣教育局老幹部活動站[8]
  • 麵塑大師湯子博是新城南街人[9]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張麗. 通州“新城” 明朝景泰年间就有. 通州時訊. 2012-07-19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2. ^ 段柄仁主編,北京年鑑 2009,北京年鑑社,2009,第637頁
  3. ^ 程行利主編,檢粹新華,團結出版社,2016.12,第412頁
  4. ^ 何卓新主編;王玉輝(卷)主編;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精選 通州卷,北京出版社,2006,第111頁
  5. ^ 通州區史志辦公室整理,民國通縣誌稿,通州區史志辦公室,第160頁
  6. ^ 何卓新主編;王玉輝(卷)主編;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精選 通州卷,北京出版社,2006,第280頁
  7. ^ 通州志.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8. ^ 李岩. 社区“聊天室”原是辛亥义士故居. 京華時報. 2011-05-27 [2020-11-30]. 
  9. ^ 湯夙國作;北京市通州區文化館編,「面人湯」麵塑藝術作品集,河北美術出版社,2018.06,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