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億(1745年—1799年),虛谷,又字授堂河南偃師人,清朝政治人物。

清代學者象傳》第二集之武億像

生平

編輯

武億生於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十二歲,九經、諸子文已能成誦,為文下筆千言。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應童子試,縣令王垂絡大為激賞,拔置第一。[1]好獨游,常流連於廢寺荒墟,窅然懷想。偶爾檢得古人一二石碣遺跡,撫摩終日。[2]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鄉試中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進士三甲十名,[3]博山知縣。以捕治和珅所遣不法番役而罷官,居官僅七個月。主修《魯山縣誌》與《安陽縣誌》,又主講臨清州青源書院及鄧州春風書院。創辦范泉書院。嘉慶四年己未(1799年)病卒。

著作

編輯

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鈔》等。

家族

編輯

世居山東聊城。始祖武恂,在明代以軍功官指揮使,駐河南懷慶府。順治九年,曾祖武維翰始遷居偃師,遂為河南府偃師縣人。

有子武穆淳。

延伸閱讀

編輯

[]

 清史稿·卷488
 清史稿/卷48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授堂遺書》附錄下武穆淳〈顯考虛谷府君行述〉
  2. ^ 武億〈偃師金石記題辭〉云:「予方童幼時,間過其下,輒知摩拭存之,歸即條記某所某刻石,略能道其歲月、事跡始末。自是三十餘年,癖好益甚。」(《文鈔》卷七)
  3. ^ 江慶柏編《清朝進士題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