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中學

江西省泰和中學:江西省泰和中學於1962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重點中學,1979年第一批恢復為全省重點中學,1994年獲「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稱號。學校有79個教學班,學生5181人,教職工82人,校舍建築面積47400平方米。校園分為教學、觀賞、運動、生活四大區域。[2]

江西省泰和中學
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工農兵大道02-2號26°47′28.85″N 114°54′16.3″E / 26.7913472°N 114.904528°E / 26.7913472; 114.904528座標26°47′28.85″N 114°54′16.3″E / 26.7913472°N 114.904528°E / 26.7913472; 114.904528
其它名稱泰和中學
類型公立江西省重點中學
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創辦日期1925年 中華民國十四年泰和縣立中學校

1937年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泰和縣立初級中學
1945年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春泰和縣立中學
1947年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省立泰和中學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省立泰和聯合中學
195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泰和縣立中學
195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泰和中學
197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泰和縣五·七中學

197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泰和中學[1]
學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
校長蔣新泉
年級高中一年級-高中三年級
校園面積70畝
校訓團結奮進,紮實創新
校刊澄江鎮工農兵大道02-2號
學校網址江西省泰和中學官網

歷史[1] 編輯

民國前 編輯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春,「泰和官立中學預科」被創辦,設在泰和官立高等小學堂內,後因故停辦。[3]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1925年,泰和縣立初級中學創立,同時也是泰和地區唯一的一所中學。學校總面積32畝。

1927年增設師範班,1930年停辦師範班。

1932年開始,學校停辦5年。

1937年7月復辦,仍只有初中。

1939年秋-1945年8月,受日軍入侵影響,學校輾轉遷移至禾市三都圩灌溪圩上田太原書院(解放後為泰和聯合收割機廠)等地。

1945年,增設高中班,改名泰和縣立中學。

1947年,省立天祥中學(註:原為省立第十三中學,1969年恢復,名為吉安市河東公社五七中學,1994年更名為吉安市第十三中學[4])遷至泰和,改名稱為省立泰和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1949年7月,省立泰和中學和泰和縣立中學由泰和縣人民政府接管,泰和縣立中學遷回原校址。10月,政府將省立泰和中學和泰和縣立中學合併為「江西省立泰和縣聯合中學」,縣立泰和中學的全部人員、校產歸併到省立泰和縣聯合中學(即泰和中學現址),同時並人的還有私立新生中學、國民中學和經緯中學。

1950年2月,改名「泰和縣立中學」。

1952年泰中新增面積30畝。 

1953年5月,改稱「江西省泰和中學」。

1956年泰中新增面積50畝。

1958年泰和縣政府將學校15畝地劃到縣政府大院。

1960年泰中新增面積40畝。至此,泰中佔地面積達到170畝。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期間,初期,學校停課兩年。1968年,秋季恢復招生,實行二·二分段制,60%以上的教師遭到批鬥,50%的教師下放農村,教師隊伍遭到摧殘。1970年泰和上田初級中學並人泰和中學,並將校名改為「泰和縣五·七中學。1973年恢復原名「江西省泰和中學」。1975年將北部約40畝劃給泰和師範學校(今泰和三中)作校園。這段時期,多名教師包括原校長、教導副主任等被迫害致死。

1982年將校園西北角約10畝劃給縣教育局辦公校院。至此,校園面積減少至105畝。

2013年一條公路將學校分為南北校區,學校面積減去35畝,現在只有70畝[5]。  

歷任校長[2] 編輯

姓名 就任時間 校名/機構 職位
孫振渭 1925.5-1930 泰和縣立中學校 校長
彭績炎 1937.7-1947 泰和縣立中學 校長
羅自強 1947-1949 泰和縣立中學 校長
陳穎春 1940.10-1947.1 國立第十三中學 校長
楊芳瑜 1947.1-1947.7 省立天祥中學 校長
李中純[6] 1947.8-1948.5 省立泰和中學 校長
劉行恂 1948.5-1949.7 省立泰和中學 校長
朱世楫 1949.7-1949.9 省立泰和中學 校長
石峰 1949.9-1950.9 省立泰和中學 校長
鄧壽峰 1950.10-1953.11 江西省泰和縣聯合中學 縣委書記兼校長
朱榮輝 1953.11-1954.2 泰和縣立中學 第一任副縣長兼校長
關鳴皋 1954.2-1957.12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於晨 1960.3-1966.8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李永信 1966.10-1966.12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肖伏麟 1968.9-1969.3 校革委會 校長
張甘霖 1970.8-1972.1 校革委會 校長
劉倚 1972.2-1972.10 校革委會 校長
於晨 1972.10-1977.7 校革委會 校長
肖方海 1977.12-1978.6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陳重仁 1978.9-1980.8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曾仁 1980.8-1983.8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梁振旅 1983.8-1997.8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周國棟 1997.8-2006.9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蔣新泉 2006.9-至今 江西省泰和中學 校長

精神傳統 [1] 編輯

1925年,學校創辦一開始,就以嚴厲治校為準則,制定了校訓校歌、教育方針、管理制度等。

1937年,復校後,學校制定了校徽校旗、校訓、校歌。

校訓 編輯

1925年,校訓為:敏潔。

校訓註釋:

事教而快斯有功
煌煌聖訓作來崇
一目了卻一日事
莫使積壓勝且叢
立身清潔最為先
伯夷高風今尚傳
形式潔處客貌妍
精神潔處氣象鮮
課餘閒來登快閣
先得我心有涪翁
案前勿使有餘牘
忙裏得閒樂趣濃  
吟風弄月到澄江
皎皎白鷗望若仙  
澡身浴德從茲始
一塵不染意超然

1937年,校訓為:忠、勇、勤、朴。  

校歌 編輯

(一)
敏潔
孫振渭詞 1925
溯我邑昔日兮,改書院為學堂;
歷初小之階級,進高小優良。
喜我邑今日兮,建中校以輝煌;
授完全之普通,期各擅專長。
仰登乎快閣,俯臨乎澄江;
悟作事之宜敏,矢清潔以為常。
撫今追昔兮,進步無一疆;
願吾儕同學者,謹守而勿忘。
(二)
1937
快閻高,武山遙,贛水長,登科環抱。
自然作了我們的母親,前賢作了我們的師保。
這兒是我們的搖籃我們的學校。
知識就是槍炮要求到,身體就是城堡要鍛好,
更要把黑暗趕跑,將光明創造。

校慶 編輯

1937年10月6日,定10月6日為復校紀念日

校徽 編輯

1937年,校徽樣式:銅質,藍底白邊,等腰三角形,底3 cm,腰4cm。

現狀和近況 編輯

當地政府修建東西向主幹道工農兵大道時,將該校一分為二,引發市民對於學生安全的擔憂。[5]

2017年泰和中學規劃整體搬遷,新校址(在建)佔地面積約300畝,校舍11.784萬平方米、體育場地73360平方米[7]

著名建築 編輯

快閣,收入《中國名勝詞典》的「西昌八景」之一,也是快閣詩的形成之地。曾被劉將孫評為「高於儗峴匹滕王」,現日漸式微[8]。[註:浙江快閣非此快閣,且浙江快閣得名於此[9]]

山谷祠,現為總務處辦公室。

涪(fú)園,得名於黃庭堅的《登快閣》,位於快閣旁邊。[註:僅指泰和快閣旁邊的涪園]

盟歐館,得名於黃庭堅的《登快閣》,現為職工宿舍。

武廟,現為學生寢室。

工藝院,現為學生自習室及教室。

筱泉祠,現為教職工飯廳。

曾家祠,現被闢為運動場[1]

校園建築和設施[1] 編輯

教學區:三棟教學樓辦公樓、遠程教學中心大樓、理化大樓、值班室圖書館、電教大樓、大禮堂衛星地面接收站、雙向互動式校園網等。專用教室有:四間生物實驗室解剖室、儀器室、標本室、觀察室)、五間理化實驗室、三間微機室、三間語音室、三間多媒體投影室、電子閱覽室、課件製作室、電子資源庫、三間藏書室資料室、兩間閱覽室

觀賞區:南北校門、植物園、人文廣場、中心廣場等。

運動區:體藝館、籃球場操場運動場等。

生活區:三棟男生公寓、一棟女生公寓、教師公寓、食堂車庫、鍋爐房等。

知名校友 編輯

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10]

王梓坤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概率論專家[11]

董其中:中國著名畫家[12]

陳文俊:從事衛星運載火箭研究的研究員[2]

許炎蓮:全國人大代表[2]

肖旭東: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1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江西省泰和中学. 寧夏在線. [2018-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2. ^ 2.0 2.1 2.2 2.3 江西省泰和中学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學官網. [2013年10月10日 09:35:54]. 
  3. ^ 2016年泰和中学高一新生入学须知,泰和中学招生简章. 二七軍事網. [2016-09-21 08:4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4. ^ 前进中的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青原區政府信息公開平台. [2015-07-31 09:3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5. ^ 5.0 5.1 城区中心干道穿“堂”过 泰和中学被“拆”成两半[图]-泰和中学,修路-江西新闻网. jiangxi.jxnews.com.cn. 
  6. ^ 李中纯. 宜春傳媒網. [2012-06-01 10:3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7. ^ 泰和县2017年重点项目情况表. 泰和縣人民政府網. [2017-08-18]. [永久失效連結]
  8. ^ 陳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知網空間.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9. ^ “快阁”之名的由来. 柯橋日報. [2016-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10. ^ 【追梦人】校友潘际銮院士: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 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 [2014年04月03日 12時37分48秒].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2日). 
  11. ^ 王梓坤先生回忆录. 網易. [201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2. ^ 名满天下情系桑梓. 中國吉安網. [2015-08-03 08: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3. ^ 郭奖得主,学界翘楚. 中國科技大學. [200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