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夢痕錄》是一部清朝作品,作者是汪輝祖

書牘編歷 編輯

汪輝祖為乾隆年間人,早年是一名師爺,游幕多年。嘉慶元年(1796年)臥病,命兒輩著年譜《病榻夢痕錄》,嘉慶元年六月完成初稿,並作自序一篇。嘉慶三年病癒,繼續寫下去,至嘉慶十一年元旦停筆。嘉慶十二年三月卒,其子汪繼坊、汪繼培等再補錄生前最後十三個月的言行。後收入《汪龍莊遺書》。此書詳於游幕,作者特別提到自己年輕入幕時,當時「幕風樸素,重裘尚少,即衣表亦未嘗有紅青色也」,到了乾隆末年,師爺收受賄賂,與貪官狼狽為好者比比皆是,「端方之操,什無二三」[1],早期一名刑名師爺的月俸不過二百六十兩,到了乾隆五十年,已達八百兩,但「幕學、幕品,均非昔比矣」[2]

書中還記載了各種災異。如《夢痕錄》卷上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條記載海水倒灌蕭山西興塘,「塘外業沙地里男婦淹斃一萬餘口,屍多逆流入內河,內河浮屍及殯厝棺無算,兩日不能通舟」。瞿兌之評價此書:「可以當他一部乾隆六十年中社會經濟小史。」 [3]

註釋 編輯

  1. ^ 《病榻夢痕錄》卷下
  2. ^ 汪輝祖,《病榻夢痕錄》,頁369-370
  3. ^ 瞿兌之:《〈汪輝祖傳述〉序》

參考書目 編輯

  • 《清史稿》卷477《汪輝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