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印相albumen print),也叫蛋白銀印相albumen silver print),是第一種可商業利用的從底片在紙基上生成照片印刷品的方法,由路易·德塞爾·巴蘭夸特-伊沃拉德英語Louis Désiré Blanquart-Evrard於1847年1月首次發表[1]。蛋白印相利用蛋清中發現的蛋白將照相化學物質粘合到紙張上,並從1855年起直到20世紀初成為照相正片的主要形式,在1860年到1890年達到頂峰。在19世紀中葉,小名片英語carte de visite成為蛋白方法的最常用的用途之一,而E. & H. T. Anthony & Company英語E. & H. T. Anthony & Company是美國最大的蛋白印相和相紙的製造商和分銷商[2]

路易·德塞爾·巴蘭夸特-伊沃拉德的蛋白印相,於1869年自拍
圖拉真亭英語Trajan's Kiosk的蛋白印相(原印相尺寸38.2×49.0厘米),弗朗西斯·弗里斯英語Francis Frith於1857年拍攝,收藏於蘇格蘭國立美術館
嘉芙蓮·拉塞爾(安伯利子爵夫人英語Katharine Russell, Viscountess Amberley)的蛋白印相(原印相大小為85x55毫米),由卡米爾·西爾維英語Camille Silvy拍攝

印相過程 編輯

  1. 往通常用純棉製成的紙張塗覆蛋清(蛋白)和鹽(氯化鈉氯化銨)的乳液,然後進行乾燥處理。蛋白封住紙張,並為光敏劑提供稍有光澤的表面。
  2. 將紙浸入硝酸銀和水的溶液中,使表面對紫外線敏感。
  3. 在沒有紫外線的情況下將紙進行乾燥處理。
  4. 將乾燥並備妥的紙張放在底片上,使其直接接觸底片。傳統來說,底片指帶有膠棉乳液的玻璃底片,但是此步驟也可以使用現代鹵化銀底片作為替代進行。然後將帶底片的紙張曝光,直到圖像達到所需的暗度,通常比最終產物的暗度要淺。由於此步驟是印相過程,且在過程中能夠看到圖像在曝光時呈現出一定的形狀,所以可據此對印相進度進行檢查。儘管在很早以前就使用過陽光直射這一曝光方式,但是由於紙張對紫外線最為敏感,曝光過程可預見,因此現今更多使用紫外線曝光裝置進行曝光。
  5. 硫代硫酸鈉溶液可修復照片的曝光度,防止其進一步變暗。
  6. 可選用金或進行過調英語Photographic print toning可以改善並穩定照片的色調以防褪色。可根據墨粉種類的不同,在定影印刷前或定影印刷後進行過調。

由於圖像是暴露在光線下的直接結果,無需顯影液的幫助,因此可以說蛋白印是「印刷」出來的相片,而不是顯影的相片。

當與硝酸銀接觸時,蛋白乳液中的食鹽(氯化鈉)形成氯化銀。暴露於光線中的氯化銀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銀離子(Ag+)和氯。在顯影/印相過程中,通過添加電子將銀離子還原為銀(Ag),並在定影期間將殘留的氯化銀沖洗掉。圖像的黑色部分由金屬銀(Ag)形成。

參考資料 編輯

  1. ^ Newhall, Beaumont. 60,000 Eggs A Day (PDF). Image, Journal of Photography of George Eastman House (Rochester, N.Y.: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at George Eastman House Inc.). 1955年4月, IV (4): 25–26 [2020年3月31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2. ^ Welling, William. Photography in America (1978 & 1987)

書籍 編輯

  • Marshall, F.A.S. Photography: the importance of its applications in preserving pictorial records. Containing a prac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Talbotype process (London: Hering & Remington; Peterborough, T Chadwell & J Clarke, 185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