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守直(654年—718年),字守直齊州全節(今山東章丘)人。唐玄宗時期的仙州刺史(治今河南葉縣)。

家世

編輯

其先伊尹者,實佐於湯,謂之「阿衡」,以官命氏。

漢儒林大夫衡咸之後,晉相國府參軍衡凱之十代孫。高祖父衡則,北周大將軍。曾祖父衡挺之(衡生),隋萊州別駕、本州大中正,唐贈青齊淄三州刺史。祖父衡長孫,唐左監門將軍,嵐、朔、翼、渭四州刺史,長山縣開國公。父衡義整,朝議大夫、上柱國、伊州刺史

生平

編輯

衡守直六歲時,母親河南郡君元氏口授孝經數十字,聞則便誦,因而嘆曰:「光享我宗,其在是矣。」八歲,讀老、莊,閱墳素。十六,游太學,討群書。十八,旋本郡,應賓舉。調補滄州胡蘇尉。無何,刺史陳敬之推薦為英材傑出,對策升科。丁母親河南郡君憂,去職。為勝州刺史梁待辟所舉,又迫家君之命,遂行焉。應文藻流譽高第,授瀛洲樂壽丞。樂壽縣令缺職,由縣丞獨膺群務。

永昌元年四月廿一日(689年5月15日)父親衡義整薨於伊州刺史任上,衡守直前往伊吾處理喪事。服除後,右台大夫婁師德推舉他為武功縣丞。婁師德任隴右道營田支度諸軍大使,又奏授為參佐。事無細大,悉以委之。帝嘉茂績,即授洛州來庭尉,尋拜陝縣令。遷河東令,又遷渭南令。廉察使侯令德推薦其清苦以聞,遂拜金部員外郎,尋除郎中。又拜長安令。乃除將作少匠,尋拜趙州刺史,遷仙州刺史(開元三年置,二十六年廢)。開元六年八月廿八日(718年9月27日),薨於仙州官舍,享年六十有五。

夫人秀容郡君河南元氏,魏景穆帝拓跋晃七代孫,唐汝州司馬元思靜之女。先卒。粵以開元九年二月七日,合葬於北邙山先塋(洛陽縣清風鄉之原)。孤子衡懌

參考

編輯
  • 《全唐文補遺》頁135·蘇頲撰《大唐故仙州刺史衡府君墓志銘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