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鉀鎂礬

化合物

軟鉀鎂礬(Picromerite),又稱柱鈾礦(schoenite、schönite),是一種來自水合硫酸鹽類別的礦物,缺少額外的陰離子,但根據尼克爾-斯特倫茨分類,它含有中到大的陽離子[2]

軟鉀鎂礬
石鹽上的軟鉀鎂礬
基本資料
類別硫酸鹽礦物
化學式K2Mg(SO4)2·6H2O
施特龍茨分類7.CC.60
戴納礦物分類29.03.06.01
晶體分類稜柱體(2/m)
(相同赫爾曼–莫甘記號)
晶體空間群P21/a
晶胞a = 9.07, b = 12.21,
c = 6.11 [Å]; β = 104,8°; Z = 2
性質
顏色無色;白、灰、淡紅、淡黃
晶體慣態塊狀集合體、皮殼狀、稜柱晶體
晶系單斜晶系
解理完美{201}[1]
莫氏硬度2.5
光澤玻璃質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
密度2.03[1]g/cm³
光學性質雙軸(+)
折射率nα = 1.461 nβ = 1.463 nγ = 1.476[2]
雙折射δ = 0.015[2]
2V夾角實測: 47°[2]
溶解度冷水中
味覺苦辣
參考文獻[2][1][3]

詞源 編輯

該名稱來源於希臘語 πικρό[pikros]代表「苦澀」和 μέρος[meros]代表「部分」,與礦物的苦味有關。

出現 編輯

只在相對較少的地方發現了軟鉀鎂礬,截止2015年,僅掌握大約40個地方[2]。1855年,阿坎傑洛·斯卡基(Arcangelo Scacchi)首次在維蘇威火山活躍火山噴氣孔中發現了它[4],並在埃特納火山夏威夷島火山沉積物中也發現了它。

它更常見於一些海洋鹽類礦床的鉀鹽鎂礬帶,其中包括德國圖林根下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爾特;奧地利哈爾施塔特巴特伊施爾蒂羅爾州哈爾附近;英國惠特比;美國新墨西哥州哥卡爾斯巴德鉀鹽區附近的鹽礦,以及同樣位於中國西部的鹽湖中。

軟鉀鎂礬也可在富含硫酸鹽的熱液礦床中形成,並在一些礦石和煤礦的礦渣堆中發現。

軟鉀鎂礬通常共生於硬石膏瀉利鹽石鹽鹼性水鐵礬鉀鹽鎂礬准纖納鐵礬變鉀鐵礬,具體取決於所在地點。

屬性 編輯

軟鉀鎂礬在乾燥空氣中脫水,然後晶體顯示出暗淡的球形脫水區,漸進性脫水會導致蝕變為鉀鎂礬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Picromerite, In: John W. Anthony, Richard A. Bideaux, Kenneth W. Bladh, Monte C. Nichols (Hrsg.): Handbook of Mineralogy,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1 (PDF 66,3 k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 2.1 2.2 2.3 2.4 2.5 Picromerite. Mindat.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3. ^ Picromerite. Webmineral.com.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4. ^ Arcangelo Scacchi: Memoria sullo incendio vesuviano del mese di Maggio. Nobile, Napoli 1855, p. 191.

外部連結 編輯

  • Picromerite. American Mineralogist Crystal Structure Database.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