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坦呼亞格內閣

阿勒坦呼亞格內閣是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執政的蒙古國內閣。

沿革 編輯

在2012年6月28日舉行的國家大呼拉爾選舉中,蒙古國民主黨獲得了76個議席中的31個議席,以相對多數取得勝選。7月底,民主黨同「正義聯盟」(由蒙古人民革命黨蒙古民族民主黨組成)、公民意志綠黨簽訂聯合組閣協議,開始組建聯合政府。民主黨和公民意志綠黨、「正義聯盟」將以民主黨佔75%、其他兩黨佔25%的內閣職位比例組閣。原來的執政黨蒙古人民黨則成為國家大呼拉爾歷史上最大的反對黨。[1][2]

2012年8月9日,新一屆國家大呼拉爾通過決議,任命諾羅布·阿勒坦呼亞格為新一屆政府總理。[2]2012年8月17日,國家大呼拉爾任命了13位政府成員(均屬民主黨)。2012年8月20日,國家大呼拉爾又任命了5位政府成員(屬於「正義聯盟」和公民意志綠黨)。共計19位政府成員的新政府組建完成。[1][3]

蒙古國新政府將此前的11個部增加至16個部,將原來的15位政府成員增加至19位。[1]

2014年10月上旬,總理阿勒坦呼雅格向國家大呼拉爾提交政府改組議案並獲通過,根據議案將蒙古國政府由原有的16個部門整合為13個。但此後在2014年11月初,國家大呼拉爾通過了對總理阿勒坦呼雅格的彈劾案,導致組閣和部門負責人提名等事宜中斷。11月21日,國家大呼拉爾表決通過,任命原政府辦公廳主任其米德·賽汗比勒格為新任總理[4]

組成 編輯

2012年8月產生的19位內閣閣員為(未註明者均為2012年8月任命):[1][5][3][6]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