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岱爾·阿德斯梅

阿岱爾·阿德斯梅(Adel Abdessemed,1971年3月2日-),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的一位法國當代藝術家

簡歷 編輯

1986到1990年間,阿岱爾·阿德斯梅在巴特那美術學校開始藝術創作。1990年起在阿爾傑美術學院學習藝術,1994年因阿爾傑美術學院校長艾哈邁德·阿薩拉哈及其兒子在美術學院內被暗殺的事件而離開。隨後阿德斯梅在法國里昂 (1994-1998年,里昂國立美術學院)、巴黎(1999-2000年,國際藝術城)、紐約(2000-2001年,PS1獎學金)、柏林(2002-2004年)、巴黎(2005-2008年)、 紐約(2009年)生活及創作。從2010年至今他生活和工作在法國巴黎。他的作品由紐約大衛·茲維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和特拉維夫德維爾畫廊(Dvir Gallery)代理。

評價 編輯

  • 「阿岱爾,你在走最後的晚餐的那條路, 為了殺神話,殺它的鯊魚,在文化大海里和在文化的大陸上。你在途中看見的不僅是一隻烏鴉,它坐在邪教聖域之中,搖着頭,晃來晃去。你看見的是文化的沉睡的地方在山中上升和迎接來世。你看見的是神秘的領域,斑斕而自由。」(阿多尼斯)[1]
  • 「藝術是人性根本的元素。沒有藝術的生活是荒誕的。」(諾姆·杭士基
  • 「阿岱爾·阿德斯梅是那個小伙子,他的叫做《吶喊》的雕塑表現一個在大火中的小女孩的吶喊,這是一種永恆的圖像,一種奧委(Ovid)式的太熟悉的災難的升華。A.A.是痛苦的藝術家, 是殘酷的馴獸者。(.......)他的圖像,我馬上就認出來了,好像我3500年前就已經見過了。」 (愛蓮·西蘇[3]
  • 「建立一種緊急狀態是阿岱爾·阿德斯梅的藝術的角度,有的時候他把飛機像玩具一樣捻轉,或者讓一個20米長的人骨架浮起來,或是召喚野獸到巴黎的馬路上......可是懸掛在直升機下面的青年雜技演員似乎是一種提示,一種警告。」(Patricia Falguières)[4]
  • 「阿岱爾·阿德斯梅相信有一種圖騰似的精神性。(他用動物的作品讓人想起祭禮和元素力量。)他的動物的作品迴響着祭祀與原始力量的記憶。當然阿德斯梅不要回到魔術。相反。他深信圖騰,如同忌諱,必須被超越,因為唯一可以自我解放的媒介就是藝術。」(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英語Massimiliano Gioni[5]
  • 「(...)為了給這個不明的世界和生活方式賦予一些相應的形式必須創造出一種當代的語言和表現方式。阿德斯梅創造了不少打破舊習和偶像的作品。不過這些作品同時也迎接着這個未知的帶有不穩定、令人興奮的和不斷重建的規定的世界。」(候翰如)[6]
  • 「阿德斯梅在談獸性,談作為動物的人的時候是最尖銳的,如此地打翻我們對人,對人文的、作為有理智的裁判的個體的想像。 (...)他把人文的個體跟自己分離,使他的獸性得以顯現:這些本能和這些機械性的,利用關於獸性的理論來理順征服他人的無限的能力的行為模式。」(Pamela M.Lee)[7]
  • 「面對普遍的恐懼感,藝術家用某些類似於無畏的攻擊性的東西作出回應(採取一種無畏的攻擊性)。像在修辭的交錯法一樣,兩者的交點就在兩個不屬於當權的社會而不能得到承認的因素得以顯現的地方。阿德斯梅的作品的起點是當下未解決的衝突,它們正是這個交錯點的實體。」(Tom McDonough)[8]
  • 「阿德斯梅的作品的含義不限定在它們直接的,眼前的起源,而它們指向一個更遠的,更老的,包容所有在藝術家的記憶留下痕跡的圖像的參考系。」(Philippe-Alain Michaud)[9]
  • 「阿岱爾·阿德斯梅實現證明他在藝術界和在世界上的存在和同時被這個世界的人共享的行動。通過行動他把他的存在強加於經常被認為犯罪現場的地點。不管是否是他建造的,反映的,他見證着犯罪,又或許是他自己犯下此罪。」(Pier Luigi Tazzi)[10]

展覽 編輯

個人展 編輯

  • 2013 : 《L'âge d'or》, Mathaf, 卡塔爾多哈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 : Pier Luigi Tazzi.
  • 2012 : 《Adel Abdessemed Je suis innocent》,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 2012 : 《Décor》13, Musée Unterlinden14, 科爾馬,策展人: Frédérique Goerig-Hergott.
  • 2010 : 《Silent Warriors》, Parasol Unit 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 倫敦. 策展人 : Ziba Ardalan.
  • 2009 : 《Le ali di dio》,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都靈. 策展人 : Francesco Bonami.
  • 2008 : 《Situation and Practice》, MIT List Visual Arts Center, 劍橋. 策展人 : Jane Farver.
  • 2008 : 《Trust Me》, The Common Guild15, 格拉斯哥. 策展人 : Douglas Gordon.
  • 2008 : 《Don't Trust Me》, Walter and McBean Galleries,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三藩市. 策展人 : Hou Hanru.
  • 2008 : 《Drawing for Human Park》, Le Magasin - 格勒諾布爾國立當代藝術中心. 策展人 : Yves Aupetitallot.
  • 2007 : 《Dead or Alive》, PS 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紐約長島. 策展人 : Neville Wakefield.
  • 2006 : 《Practice Zero Tolerance》, 雷恩La Criée 當代藝術中心, 和巴黎 Le Plateau - FRAC 法蘭西島, 策展人s : Caroline Bourgeois et Larys Frogier.
  • 2004 : 《Le Citron et le lait》, 日內瓦,現代和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 Christian Bernard.
  • 2004 : 《Habibi》, 蘭斯FRAC 香檳 - 阿登當代藝術基金, 策展人: François Quintin.

阿岱爾·阿德斯梅的作品也參加過一下的展覽,比如Dvir Gallery, 特拉維夫 (2006, "Conversation" ; 2007, "Poursuite" ; 2011, "NU") ; David Zwirner (2009, "Rio", 紐約 ; "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 2012, 紐約 ; "Le vase abominable", 2013, 倫敦).

雙年展 編輯

  • La Triennale, "Intense Proximité", 巴黎, 2012. 策展人 : Okwui Enwezor.
  • Triennale Aichi, 名古屋 Nagoya, 2010. 策展人 : Pier Luigi Tazzi.
  • 第十屆哈瓦那雙年展, 2009. 策展人: Margarita González, N.H. Ysla, José M. Noceda, Ibis H. Abascal, Margarita Sánchez Prieto, José F. Portal, Dannys Montes de Oca Moreda
  • 第十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 2009. 策展人 : Hou Hanru.
  • 第十屆里昂雙年展, 2009. 策展人 : Hou Hanru.
  • 第七屆光州雙年展, 2008. 策展人 : Okwui Enwezor.
  •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 2007. 策展人 : Robert Storr.
  • 第27屆聖保羅雙年展, 2006. 策展人 : Lisette Lagnado.
  • 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 2003. 策展人 : Francesco Bonami.
  • 橫濱三年展, 2001. 策展人 : Nakamura Nobuo.
  • Manifesta 3, 盧布爾雅那, 2000. 策展人 : Francesco Bonami.

群展 編輯

  • 2014 : 《Futbol: The Beautiful Game》, 洛杉磯美術館, 2014. 策展人 : Franklin Sirmans.
  • 2013 : 《Prima Materia》, François Pinault Foundation皮諾基金會, 威尼斯. 策展人s : Caroline Bourgeois et Michael Govan.
  • 2012 : 《Explosion! Painting as Action》,瑞典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 策展人 : Daniel Birnbaum.
  • 2011 : 《Seeing is Believing》, 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 柏林, 2011. 策展人 : Susanne Pfeffer.
  • 2009 : 《Mapping the Studio; Artists from the François Pinault Foundation》, Palazzo Grassi et Punta della Dogana, 威尼斯. 策展人 : Caroline Bourgeois.
  • 2009 : 《Transmission Interrupted》, 英國牛津Modern Art Oxford. 策展人: Michael Stanley.
  • 2008 : 《Traces du sacré》,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策展人 : Jean de Loisy.
  • 2007 : 《Airs de Paris》,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2007. 策展人s : Daniel Birnbaum et Christine Macel.

收藏 編輯

  • 巴黎市現代美術館.
  •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 蘭斯FRAC 香檳 - 阿登當代藝術基金。
  • 上海余德耀收藏 .
  • 威尼斯皮諾基金會
  • 日內瓦,現代和當代美術館

書目 編輯

對話 編輯

  • Adel Abdessemed. Entretien avec Pier Luigi Tazzi, Actes Sud, Arles, 2012.
  • À l'attaque. Adel Abdessemed, entretien avec Elisabeth Lebovici, textes de Philippe-Alain Michaud, Larys Frogier. JRP Ringier, 2007.
  • Larys Frogier, Adel Abdessemed, Zürich, Suisse, JRP Ringier, 2010, 160 p. (ISBN 978-3- 03764-109-5)

合作 編輯

  • Hélène Cixous. Ayaï. Le cri de la littérature. Accompagné d'Adel Abdessemed., Galilée, Paris, 2013.

畫冊 編輯

  • Alanna Heiss (dir.), Adel Abdessemed, Dead or Alive, PS1 MoMA, New York, 2008. texts by Alanna Heiss and Neville Wakefield.
  • Francesco Bonami (dir.), Adel Abdessemed, Les ailes de dieu / Le ali di dio,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Turin, 2009. Texts by Francesco Bonami, Edi Muka, Massimiliano Gioni.
  • Jane Farver (dir.), Adel Abdessemed, Situation and Practice, MIT Press, 2009. With texts by Jane Farver, Tom McDonough and Noam Chomsky.
  • Ziba Ardalan (dir.), Silent Warriors, Parasol Unit/König, Londres/Cologne, 2010. With texts by Ziba Ardalan, Gilanne Tawadros, Guy Tortosa.
  • Frédérique Goerig-Hergott (dir.), Décor, Editions Xavier Barral, Paris, 2012. Texts by François Pinault, Jean-Jacques Aillagon, Frédérique Goerig-Hergott, Eric de Chassey,Giovanni Careri.
  • Philippe-Alain Michaud (dir.), Adel Abdessemed Je suis innocent, Steidl/Centre Pompidou, 2012. Texts by Philippe-Alain Michaud, Emmanuel Alloa, Hou Hanru, Pamela M. Lee, Tom McDonough and Patricia Falguières.
  • Pier Luigi Tazzi (dir.), L'âge d'or, Mathaf/Silvana, Doha/Milan, 2013 : design by M/M (Paris). With texts by Abdellah Karroum, Pier Luigi Tazzi, Angela Mengoni, Abdellah Taïa, and a dialogue with Hans Ulrich Obrist.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our Adel Abdessemed, une image de l'amitié dessinée par Adonis" in Adel Abdessemed & Adonis, Le Livre des AA, Paris, Yvon Lambert, 2014.
  2. ^ "Adel Abdessemed. Les ailes de dieu/Le ali di dio, cat. exp., Turin,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2009, page 17.
  3. ^ Hélène Cixous, "Ayaï! Le cri de la littérature. Accompagné d'Adel Abdessemed", Galilée, Paris, 2013, pages 12-13.
  4. ^ "Adel Abdessemed Je suis innocent", cat. exp., Paris, Éditions du Centre Pompidou, 2012, page 211.
  5. ^ "Adel Abdessemed. Les ailes de dieu/Le ali di dio", cat. exp., Turin,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gendo, 2009, page 52.
  6. ^ "Adel Abdessemed Je suis innocent", cat. exp., Paris, Éditions du Centre Pompidou, 2012, page 153.
  7. ^ 同上, page 175.
  8. ^ 同上, page 192.
  9. ^ 同上, page 109.
  10. ^ L'âge d'or, Mathaf/Silvana, Doha/Milan, 2013, p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