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討論:Verify source

由YFdyh000在話題維護模板「查證請求」的用法糾正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個月前

本模板使用方法有問題 編輯

從字面來看:本模板應該是請求「查證來源」,而不是「查證內容」;查證內容應使用 Fact 模板才對。建議參考英文版、日文版修改之。-Kolyma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2:33 (UTC)回覆

聽上去有道理,「Verify source」是驗證來源而非查找來源。但大家已經習慣用法了……或許應該將{{查證請求}}等重定向到{{fact}},{{查證來源}}才是適當別名。--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8:07 (UTC)回覆

現有樣式 編輯

@BlackShadowG此編輯似乎放棄了傳入匿名參數1並將內容顯示為高亮的樣式。這已導致用法習慣被迫改變(不能如{{fact}}一般使用),以及中星9A等條目使用此模板傳入可疑內容時,可疑內容直接不顯示。如修改無共識,應予還原。--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7:59 (UTC)回覆

如果原因是糾正用法,應該將傳入匿名參數1的列入一個維護分類,予以全部修正。--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8:07 (UTC)回覆

維護模板「查證請求」的用法糾正 編輯

建議見Template_talk:Verify_source。@Kolyma2BlackShadowG--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8:13 (UTC)回覆

@YFdyh000:這個模板是用來查證來源中的內容是否與條目所述內容相符的,用法類似於用於檢查來源可靠性的{{vc}},自然不需要將匿名參數1的文字顯示為高亮。——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6日 (六) 01:42 (UTC)回覆
@BlackShadowG:模板修改前是被長期作為{{請求來源}}目的,修改後被包含的內容變成不可見,這顯著改變和限制了模板用途。個人理解原模板與{{Citation needed}}(也稱{{fact}}、{{cn}}、{{來源請求}})用途不同,是用於可疑+需要來源的內容,而fact用於欠缺來源印證但不可疑的語句。不過檢查發現{{查證請求}}目前僅餘56個嵌入,比我預期的低。排除無參數的,這些頁面可能受到影響。以Wikipedia:元維基用戶查核請求/2020/4存檔為例,您對模板的修改已將原有討論隱藏了。也許我應該將T:查證請求改作原樣式。人屬條目使用了{{Verify source}},也受到了影響。總計兩百多個條目需檢查和更換用法,或者改回原模板。--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02:43 (UTC)回覆

@BlackShadowG您未回應並且此問題依舊未解決。如果無反對理由,我計劃改回去,以允許類似{{fact}}、{{or}}的用法。否則查證一句話的特定疑點時完全無法正常標註範圍。--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19日 (四) 23:32 (UTC)回覆
@YFdyh000:好的,鄙人近期暫時無暇顧及此事,閣下可自行處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0月22日 (日) 03:42 (UTC)回覆
好的,已還原標註功能。--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22日 (日) 04:02 (UTC)回覆
返回 "Verify sourc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