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Vacaliforn!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Bowleerin留言2021年7月24日 (六) 01:59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Draft:鹼度可能侵犯版權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Draft:鹼度」被認為與他人的文字雷同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何為侵犯著作權,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修改疑似侵權頁面,或再重複創建相同內容的頁面,版權驗證皆因維基百科十分重視版權;維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領域或兼容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的內容。請前往問題頁面了解情況。您亦可以與提出檢查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如何解決版權驗證?

  • 請您用自己的話重寫條目:點此開始重寫;若您需要關於重寫的建議,可以點擊此處尋求幫助;
  • 若您認為這是一場誤會,請前往這個頁面對應段落進行申訴(立即申訴);
  • 若您是出處文字的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請考慮捐獻版權(如何捐獻?);
  • 若您不是原作者或版權持有人,您也可以考慮向版權持有人請求版權許可

謝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IRC聊天頻道 · 版權常見問題解答 · 何為侵犯著作權 --Mys_721tx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05:12 (UTC)回覆

那個這個草稿我還沒有寫完,只是把文獻資料先放上去,然後要編輯而已,我還沒有提出草稿耶,請問我該怎麼做呢?是不是要重新寫一份覆蓋 -------Vacaliforn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07:27 (UTC)回覆

這個草稿我還沒有寫完,然後要編輯而已,我還沒有提出草稿耶,請問我該怎麼做?無法重寫嗎? ------Vacaliforn留言2022年1月18日 (二) 09:34 (UTC)回覆

這個草稿我沒有寫完就被強制刪除,請問我該怎麼做?可以重寫嗎?我並沒有抄誰的 ------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0日 (日) 10:59 (UTC)回覆

Re: 請問 編輯

參考先生提出的意見編修香港條目。歡迎各位對各條目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Arthur011hk留言2022年2月2日 (三) 07:14 (UTC)回覆

@Arthur011hk!謝謝你的回應!因為我不知道怎麼修復那個破壞(太明顯了)。另外他引用的周恩來那句話是網媒輔仁媒體的報導,後來所有的報導都是出自這一篇,但我找不到它說的那解密文件,所以不知道周到底有沒有說,總之很感謝你的回應,謝謝你Vacaliforn留言2022年2月2日 (三) 07:35 (UTC)回覆

依先生意見,條目已部分修正。觀迎各位提出意見,謝謝。Arthur011hk留言2022年2月22日 (二) 10:09 (UTC)回覆
依先生意見,條目部分修正,謝謝你。Arthur011hk留言2022年4月11日 (一) 04:46 (UTC)回覆
@Arthur011hk謝謝您的回應與對詞條的維護,但目前發現該用戶又在相同部分再度刪除,您可以比對看看---Vacaliforn留言2022年5月4日 (三) 23:39 (UTC)回覆
條目正在重組內容,請先生提供寶貴意見,謝謝。Arthur011hk留言2022年5月5日 (四) 03:23 (UTC)回覆
@Arthur011hk您好,您客氣了,談不上什麼寶貴意見---~~

您提交的草稿穆人清仍需改善(2月6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Ghrenghren審核。她給出的原因有: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你好 編輯

@Arthur011hk您好,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該不該說,我剛剛看到你在[1]詞條跟他的事,覺得那個人一定要別人照他說的編輯的傾向,你看之前你在改了他的東西,還有別人改了他的東西,我想大概惹火他,所以他到處去改其他相關的條目去了是不是先不要刺激他,免得他到處去亂改當然這是建議拉,因為我覺得他好像24小時不睡覺一直編輯,感覺有些恐怖耶----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19日 (六) 13:22 (UTC)回覆

多謝關心Arthur011hk留言2022年11月19日 (六) 23:28 (UTC)回覆
@Arthur011hk 有個叫Waylon1104 寒吉 一直破壞中法戰爭的編輯--莫哈道魯留言2022年12月6日 (二) 14:33 (UTC)回覆

Draft:鹼度/temp的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Draft:鹼度/temp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頁面的頁面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如果您認為刪除不當,請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Jimmy-bot留言2022年3月2日 (三) 08:35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穆人清仍需改善(3月30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Newbamboo審核。他/她給出的原因有: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我明明有加上來源資料.....Vacaliforn留言2023年1月3日 (二) 10:38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木桑道人仍需改善(4月6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Newbamboo審核。他/她給出的原因有: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不是原創研究,是確實存在的角色----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0日 (日) 11:06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穆人清仍需改善(5月2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Newbamboo審核。他/她給出的原因有: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討論內容 編輯

@FradonStar您好,打擾了,我無意間看到你跟p氏的圖標問題,我不知道該不該介入,我是覺得那個p氏一直有硬要別人照他說的編輯的傾向耶,就是非要別人照他的寫法,因為我印象之前看到他四處挑戰詞條共識。他之前把疫情改成武漢肺炎、把東方之珠弄成東方煉獄什麼的,有人提出意見阻止,他就硬搞成編輯戰也要照他的寫,創造新術語,也不管會不會出錯或打破長期共識。而且我感覺他24小時不睡覺一直在wk,有些恐怖,哈。總之,我也是剛剛無意間看到的,因為覺得你怎麼跟他說他都非要那樣照他說的改,才跟你說這看法的,聽聽就好。----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4:49 (UTC)回覆

明白了,感謝閣下的提醒,我對那位用戶並不了解,既然目前我與Pktlaurence閣下已經達成共識了,就暫時先這樣解決吧,如日後又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會注意他的行為的。----FradonStar|和而不同是君子 2022年11月27日 (日) 04:52 (UTC)回覆
你們已經達成共識就好了,謝謝你的回應與交流---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6:34 (UTC)回覆
@FradonStar還有我看了你們新的討論,覺得你後來有點被他給帶偏,我說說我的想法,你可以聽聽看。北洋國民不是什麼兩個朝代,而比較像古代的牛力黨爭,新舊黨爭這種。為什麼呢?查資料可以發現,北洋這說法來自北洋派,民初報紙「談近時中國之政潮,莫不注意於北洋派」,換句話說北洋是用門派做分類,出生北洋軍閥、北洋派系擔任的人士,統統會被說成北洋人士。國民黨就把執政當局寫成北洋政府,所以並不是真的有北洋這個政權,只是執政的是北洋派人士。因為當時整個中國執政的就是北洋,而且是世界承認的,國民黨自己也有參與北洋派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的國會與政府系統,參與北洋執政體系,所以國民黨原先也是認可北洋的,否則北洋主體執政在1913年後,那1913前中華民國算到哪去了?這個名詞只是因為執政的是北洋派所以是北洋政府,執政的是國民黨派人士就稱做國民政府。----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5:22 (UTC)回覆
這個名詞只是因為執政的是北洋派所以是北洋政府,執政的是國民黨派人士就稱做國民政府,所以英維沒分出北洋政府這種東西是正確的,而且如果照他說的想把大陸時期可以因為這樣分成北洋與國民政府,那國民政府徹到台灣後,他也可以寫成國民政府時期與民進政府時期了----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5:16 (UTC)回覆
我在那裏說的話算是我個人的觀點,因為我認為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算是「事實上」的兩個朝代,但政權為同一個政權,類似於西漢東漢那樣,有一脈相承的關係,但政權的性質、來歷、政體等都有所不同,我也並沒有否定北洋政府的合法地位;但北洋派的政府從來沒說自己是「北洋政府」,而國民政府有正式的官方名稱(比如國民政府主席),這也是我當時認為用「北洋政府」描述1912-1928年間的中華民國不合適的原因之一。1948年後有了「中華民國政府」的稱謂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所以也不存在「國民政府」和所謂「民進政府」的衝突關係,只能根據執政黨劃分「國民黨政府」和「民進黨政府」。----FradonStar|和而不同是君子 2022年11月27日 (日) 05:30 (UTC)回覆
@FradonStar喔喔,謝謝你的回應,你說的我已經明白了,謝謝你的交流與觀點阿。這裏有一個部分我想提出來說說,中華民國政府這詞不是1948年後才有的,是從1912年就有了。北洋派執政時用的正式名字就是中華民國政府。我前面提到,根據資料考證得出,北洋政府這個詞是對執政人士的劃分而已,大約民國十年左右生出了針對北洋派、北洋軍閥的這種指稱,之後開始不斷出現在《申報》等各大報紙。到1919年11月各個報紙欄目已是屢見不鮮,而國民黨北伐成功後提出北洋政府。所以前面我才特別跟你說並不是北洋政府自稱北洋政府,這是後來別人叫北洋派執政是北洋政府。而國民黨稱自己上台執政就是國民政府。哈哈😄---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5:53 (UTC)回覆
@FradonStar我額外再多提到一點,國民政府這個用法國民黨並沒有隨着1948而改變,雖然蔣遷台後不斷特別強調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唯一的政府,但是國民政府這名詞也一直用在台灣大概到2000年以前,這個部分其實可以查台灣2000年以前許多教課書、公文都還是寫「國民政府遷台」的,大約在2000年的前幾年李登輝執政時仍有在用,之後陳水扁執政就開始淡化這詞----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06:19 (UTC)回覆
也感謝您對我的指正,學習了。----FradonStar|和而不同是君子 2022年11月27日 (日) 06:41 (UTC)回覆
@FradonStar也不是指正拉,只是告訴你我知道的,互相交流,希望不會打擾你的心情,而且我是覺得你一開始的反應就是正確的,反而是他硬要把北洋從中華民國切出去成兩個就很沒道理。感覺哪個人挺恐怖的,今天去看有人給他回退然後他又在改了--Vacaliforn留言2022年11月27日 (日) 10:01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木桑道人仍需改善(8月16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SunAfterRain審核。該用戶給出的原因是: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想請問,我寫的這個真的是小說角色的人物介紹阿,這不能作成百科內容的嗎?Vacaliforn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7:16 (UTC)回覆

小說人物的確是百科內容,但您這個主題估計難以符合收錄標準,也就是所謂的關注度。--SunAfterRain 2023年2月4日 (六) 03:17 (UTC)回覆
謝謝您的回應還有連結,那想請問如何證明有人關注的呢?因為裏面提到「表明自身主題的關注度」這個人物跟穆人清是主角的師父,佔有很多篇幅,應該是重要角色,但來源有了內容也有憑據,我認為雖然不如主角,但每次改編都有他們,應該不是默默無聞的角色才是拉。 還是說還要什麼證明嗎?比如什麼投票那類的?----Vacaliforn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13:26 (UTC)回覆

討論的事 編輯

@KangTyngrwey您好,打擾了,基本上地圖的事,因為某個用戶堅持所以炸掉了 [2] 前面我依照先前共識恢復,但是他就是要刪,也不只有我,有人做過恢復還是要刪 比如[3]或其他... 既然這樣,那依照不依照先前共識也沒意義了,感覺他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思編,就隨便好了,還能說什麼呢?-----Vacaliforn留言2023年2月3日 (五) 16:33 (UTC)回覆

你好 編輯

@Coddlebean您好,打擾了,關於您的修改,想必是有誤會了,事實上該清末的憲法大綱內容並沒重新定號哦,雖然大綱內容提到大清帝國,但並沒有說改大清國號,而且「大綱」僅是清朝制定憲法的綱要,預計要等10年後才要正式制立憲法。但等不到10年就被推翻了,就像那枚大清帝國國璽一樣,刻了也沒用過。 另外,在清末一系列制定修改清朝法律的活動中,最後出台的新法律名稱冠以的並不是「大清帝國」。冠以還是「大清」,或是「中國」。並沒出現「大清帝國」字樣----Vacaliforn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14:50 (UTC)回覆

2023年3月 編輯

  您似乎在「明朝」參與了一場編輯戰

請注意參與編輯戰可能導致您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 --Cat on Mars 2023年3月12日 (日) 11:54 (UTC)回覆

對不起,我明白了--Vacaliforn留言2023年3月12日 (日) 12:11 (UTC)回覆

明朝條目已被全保護 編輯

您好,由於您和另一位編者近期在該條目互相回退多次,目前該條目已被全保護,即僅允許管理員編輯,為期一周。在此期間,請二位運用條目的討論頁或是互助客棧等處,討論你們的分歧,以便達成共識。即便在此期間沒有達成共識,一周結束後也請不要繼續繼續互相回退,而應繼續討論,否則即便24小時內沒有超過三次也有可能被封禁。如果您們達成共識而需要修改條目,但保護期尚未結束,也可以在討論頁發起編輯請求,說明具體的修改方案,管理員會代勞。如有與分歧無關、明顯不會有爭論的小編輯,比如修正筆誤等,也可以發起編輯請求。--Tiger留言2023年3月12日 (日) 13:45 (UTC)回覆

@Tigerzeng您好,謝謝您的關心。
弄成這樣,實在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
我一開始就已經按照對方最主要的要求,保留整個內容,修改了一些。但他就是要按照他的寫,我修了字。但他又改回去,說成是我觀點問題。我強調根本不是觀點問題,是明明就是2019年出版以及當時就沒有那個詞。
我也只是加上2019年以及修飾那一句編輯者自己加上的詞,但他說的很明白說一個字都不準改,還要我提出證據,問題在我有證據也不知道放在哪個部分,因為條目就不是那主題的,況且照他的意思,不管我有沒有證據那個詞有誤,都不能修改那詞,必須尊重原編 。那我該怎麼跟他溝通呢?好像講的我觀點有問題,我也看不懂。
後來我把2019年加到另一處,他又說了,原來2019年那出版日期是我加的地方他不滿意,這次滿意了。....他不滿意位置可以早說麻,或是可以自己挪位置阿,為什麼要一直刪?而且他把整本書的連結都放上條目了,他的標題又那麼明顯了,還在乎那一句話嗎?讀者自己下載看不就好了。
我也是偶爾編編維基,從來沒想過為了一個字跟人編輯戰,可能是第一次編輯戰感覺很不舒服,我今天晚餐都吃不下了。
總之,我想我不會再跟他怎樣了,謝謝Tigerzeng的關心
--Vacaliforn留言2023年3月12日 (日) 12:11 (UTC)回覆
會有這樣的心理上的反應也是正常的,可以放輕鬆。即便到今年我加入維基百科已經很多年,也受社群信任而獲得管理員的權限,每次看到有人給我留言,或者回退我的編輯,多少還是會心頭一緊,而後再自我放鬆來克服。如果感覺不舒服,可以暫時休息一下。如果覺得有想要說的,也應該提出來(不管是在客棧還是其他地方)。當然,聽取更多不同人(而不只是您和對方兩個人)的意見也是應該的,會發生編輯戰,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兩個人陷入各自的思維出不來。--Tiger留言2023年3月12日 (日) 14:46 (UTC)回覆
@Tigerzeng您好,謝謝您前幾日的安慰,我照你說的暫時休息一陣都沒有看維基心情好了很多,經過幾日後,心情好多了,感謝您那天回應我的話,謝謝您。另外,關於提到溝通的事,我看到那人跑去條目討論區他特別說了就算寫了支那共和國也不可以改成中華民國,結果講半天,照他意思。即使我拿出證據,還是不能修改,我移除那一句,不行。改掉一字,也不行。那這部分還有什麼可以溝通的?他就是要我照他的做就是了。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回應他了,更也不知道怎麼溝通了,說不定回了又吵起來,然後心情又差了------Vacaliforn留言2023年3月17日 (五) 10:26 (UTC)回覆
@Tigerzeng管理員您好,想請您看一下那個人是不是故意在一周結束後開個亂碼的假帳號來改同一個編輯戰的東西[4],或是說開個假帳號就能逃避規則修改?如果那個人開假帳號去改文章,那我果然是傻子,不適合編輯偉大的維基百科。Vacaliforn留言) 2023年3月27日 (一) 14:47 (UTC)-----Vacaliforn留言2023年3月27日 (一) 14:15 (UTC)回覆
感謝報告。--Tiger留言2023年3月27日 (一) 15:05 (UTC)回覆

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Draft:上田萬年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快速刪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若您認為刪除理由不合適或您已對頁面做了改善,請在被提刪頁面快速刪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 on}},並在頁面的討論頁中說明理由。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Jimmy-bot留言2023年4月28日 (五) 15:03 (UTC)回覆

您好,我不明白為何要刪除這個草稿,而且我有找到不資料,只是因為我最近有私事一直沒時間完成這個草稿,不代表我要廢棄,請保留這個草稿,謝謝----Vacaliforn留言2023年4月28日 (五) 15:51 (UTC)回覆

Re 編輯

您給我出難題哦!我可以選擇不管,因為我對相關歷史並不熟悉,類似這種情況在維基條目中很常見,我在Longway22君討論頁也是這樣講的,之所以找Longway22君是人家對相關領域熟悉,我以前也找過Longway22君。--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5:56 (UTC)回覆

Kenny023
哦哦,原來如此。我剛剛想說去你討論區說的,因為我只是想L不是管理員或回退員,為什麼要發連結在他的討論區上講呢,所以才這樣問的,真是抱歉,還要感謝您努力管理呢,絕沒有給你出難題的意思拉。X口X ----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6:08 (UTC)回覆
我認為對方在相關條目中加入的來源明顯屬WP:SPS內容農場、百家號等)內容,均為不可靠來源。--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6:20 (UTC)回覆
我去看了來源確實是QQ公眾號還有一個騰訊好像是轉知乎的內容,也不知道內容是不是真的,本來是無意看到在某篇寫了一大堆但都沒來源才向你們提問的,沒想到會這樣,真的給您添了麻煩了,我真的感到很抱歉Q口Q ----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6:52 (UTC)回覆
像這種來源,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退一步講就算是屬實,真實性也大打折扣。--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7:11 (UTC)回覆
Kenny023 還是說 直接請那個IP用戶再換可靠一點的來源就好呢 因為刪除也只能3次而已--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11:15 (UTC)回覆
這個應不受回退不過三限制,類似處理破壞,因為對方加的是不可靠來源以及原創成分內容。--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11:32 (UTC)回覆
「拓跋國家」部分,我並不了解,不能亂說,請見諒。這方面你有疑惑建議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發起討論。--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11:46 (UTC)回覆
那個我會瞭解是看了很多相關的書,但那不是我想向你說明的重點Q口Q~~ 我想說的是如果可能的話乾脆撤回L的問題,直接找IP要可靠來源會不會更快呀,因為這樣他還是沒有的話就能刪了,有的話問題也解決了,不過IP用戶能用討論頁嗎??或是我在早上那討論下去留言問他呢----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12:02 (UTC)回覆
L君還沒有回應呢(應該沒在線上),IP討論頁能留言,對方如果附不上可靠來源,可以按相關指引直接撤銷,恢復至穩定版本,不要有顧慮,這是正當的,淺藍雪君不也跟您這樣講過嗎。--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15:48 (UTC)回覆
唉,謝謝Kenny023的開導,之前我自己改回某詞條至穩定版本,結果用戶就一直恢復超過3次他還開IP亂碼恢復,後來我跟他啪啦啪啦吵了一堆,沒想到我不再編輯了,他又用別的IP亂碼再來加倍編回去,沒想到有人編百科可以做到這樣(一直到有管理員出手才治制他)心裏就有了顧慮覺得還是先問清楚回退員或管理員如何做比較好Q口Q--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1:25 (UTC)回覆
Kenny023您好,昨晚我有留言給他說明,剛剛看到他說會改掉不可靠來源以及原創成分內容,因為已經耽誤您不少時間,讓您費了不少心力,所以我想這事先告一段落,再看他接下來如何吧~~ 如果他都不改我會直接去刪的,你覺得怎樣---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1:35 (UTC)回覆
Vacaliforn君,謝謝您幫助轉答提醒,但事情還沒有達到畫句號的程度,您檢視看看最大帝國列表,對方加的來源全部都是內容農場,公眾號性質等不可靠來源,此外您最好對照下外維如英維比對下對方加入的內容及領土面積數字能否對的上,是否有原創成分,還有您再看看蒙古族也是這樣,對方加的兩個來源一個是公眾號性質來源,另一個引用維基其他項目來源,這直接違反維基百科上的條目與使用者發言,或其他維基百科鏡像網站上的內容,都不能作為來源使用。,且來源格式也不對造成頁面出現錯誤。也請IP君看看此留言。--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3:11 (UTC)回覆
我之前確實不知道什麼是內容農場或公眾號性質(詞彙挺專業的),所以不知道它們是不可靠來源。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覺得按照下面所述的維基百科:可供查證方針的相關內容大可以在條目中的相關內容加上{{改善来源}}之類的模板,然後本人自然會盡力將來源更換為被認為可靠的來源。維基顯然鼓勵在刪除前給予加入此內容的編者充足的時間來補充來源。--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3:23 (UTC)回覆
另外既然說到最大帝國列表條目,不久前有IP用戶58.176.96.178對條目進行大面積更改,且沒有提供任何來源,見[5]。為什麼沒人去管?本人的編輯在某些地方其實是對該IP用戶的更正,並努力尋找資料以提供更準確的數據。--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3:29 (UTC)回覆

我不知道上面是不是在說與本人有關的事還是其他人,讓我有些困惑,因為上面有些事似乎與本人有關但上面又說到什麼「用戶就一直恢復超過3次他還開IP亂碼恢復,後來我跟他啪啦啪啦吵了一堆...「之類的,而這些顯然跟本人毫無關係,如果是其他用戶的事那我管不了,我也不認識。我只負責跟本人有關的內容,我加入的內容都是善意的,而且回復後一直都在補充來源,到目前相關的內容已經遠不止一個來源。我自己去查詢了維基百科:可供查證方針,其中包含以下內容

缺乏來源的內容將可以被刪除(尤其受合理質疑而確無可靠來源查證的內容),但在刪除前應給予加入此內容的編者充足的時間來補充來源,否則可能導致他們的不滿。如果想要求為一句無來源的陳述補充來源,可以考慮將其移動至討論頁,或用{{来源请求}}將文字標出,或選用{{缺乏来源}}、{{改善来源}}等模板掛於條目中。同時亦可使用“<!--被注释内容-->”格式將文字變成讀者不可見的註釋,並於討論頁中說明,以便他人了解您的編輯。

而我加入的內容到現在顯然已經有不止一個來源,如果閣下認為其中某個來源不太可靠(或之前尚未加入來源),按維基方針似乎應該先放入{{缺乏来源}}、{{改善来源}}之類的模板掛於條目中,而不是直接刪除。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閣下放入過任何此類模板於相關條目中。--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2:57 (UTC)回覆

抱歉造成您的誤解,「用戶就一直恢復超過3次他還開IP亂碼恢復,後來我跟他啪啦啪啦吵了一堆...」這一整段都是在說別人,我是在跟Kenny023講以前發生過的事,跟你沒有關係的,所以你別誤會。
而後面另一段說「昨晚我有留言給他說明,剛剛看到他說會改掉不可靠來源...」這段提到才是指你,因為前面我提到認為直接找用戶說,所以前面才向Kenny023詢問「IP用戶能用討論頁嗎 ----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3:35 (UTC)回覆
明白了,那段是指另一個用戶。--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5:07 (UTC)回覆
IP君,謝謝您提醒,IP用戶58.176.96.178對最大帝國列表條目相關數值疑似進行惡意修改,我對照下英維,相關數字排名對不上,因此復原到此IP破壞前的版本。--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4:00 (UTC)回覆
Kenny023那麼我想IP君也這樣說了,此事應該解決了,等IP君替換可靠來源就好了----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7:32 (UTC)回覆
Vacaliforn君,剛看了下IP君在蒙古族條目替換相應比較正規的來源,我覺得可以。--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8:00 (UTC)回覆
Kenny023我的想法也跟您相同,覺得不錯,這事總算是解決了,真的感謝您,勞您費心了---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9:16 (UTC)回覆
不要客氣,也感謝您,是您首先發現了問題,能較圓滿解決大家都高興,同樣也感謝IP君配合,謝謝。--Kenny023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10:38 (UTC)回覆
我也感覺IP用戶58.176.96.178疑似惡意修改(感謝回退此用戶的編輯),當然我不也敢說英文維基中的數值就一定沒有疑問。比如說清朝/大清帝國的面積,現有的清朝條目中說「大清最大疆域約1310萬平方公里(1790年)」,而英文維基List of largest empires條目對清朝給出的數值是1470萬平方公里,兩者相差挺大的,相差1470-1310=160萬平方公里。先不說哪個數值是正確的,如果以英文維基為主,英文維基中List of largest empires條目對明朝給出的數值是650萬平方公里,而不是現在最大帝國列表條目中宣稱的明朝為1233萬平方公里,相差相近一倍,此處顯然存在問題。總之英文維基List of largest empires條目和現有最大帝國列表條目中對部分帝國的數值已有很大的出入,也的確與現有的清朝等條目中的數值有較大出入。因此我有試圖尋找包含更準確數據的可靠來源(如果其他用戶能提供也挺好的)。--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5:07 (UTC)回覆
以下是在下的觀察與想法:
我想,出現差倍的成因是看從哪種看法做標準計算,因為英文版是用現代西方主權國家的理論來看,只計算持續實控直屬地的部分,其他長城外的衛所、內屬地什麼的都不算。但這也有些偏偏頗,事實上,當時明朝的邏輯是一種天下邏輯,且有很多東方獨有的概念的機構,所以理論上,千萬平方公里應該算上了明天子統治的天下所有衛所什麼的地區的((《明史》寫的最大時期「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明末衰弱期則是像吃了瀉藥一樣又快又狠,掉到只剩長城以內))
既然基準不同,計算大小自然不同,所以一直以來在學術界很有爭議性,各有各的說法,兩種都各有一派道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找到完全合意的,所以我覺得先維持穩定版本也沒什麼不好。
--->後面這是我想的舉例:
先假設,若是以現代實控直屬地的概念算,那這樣往西方去推也會有相同問題,比如法蘭西好了。
 
法蘭西直屬領地(淺藍色部分)
這時期的法蘭西直屬領地只剩淺藍色部分,四周都是別的貴族領地,各地諸侯沒有理法王的指示,到處出兵互打。(比如阿奎丹國出兵直接吞併了同為公爵的加斯科尼公國領土,完全不理法王,而布列塔尼國根本不認為自己是法蘭西王國的臣子)。如果回到這時候只計算法蘭西王國直屬實控的領土,那法蘭西王國只有12萬平方公里,但依照法國王權原則,如果把這些屬國,還有不聽王命、自認不算屬國的勢力範圍都算入,就能達到~50萬多平方公里,足足大五倍。 我舉這種例子是想說明角度基礎不同,計算的差異啦 看看就好。--Vacalifor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8:52 (UTC)回覆
謝謝上面的解說和舉例,我同意不同的計算標準的確會對數值有影響,甚至能夠出現上述的差倍。當初我修改最大帝國列表的最直接促成因素在於之前IP用戶58.176.96.178的疑似惡意修改,而與此同時我發現不同條目間的數值存在較大出入乃至相互矛盾,於是我決定自己尋找更準確的數據以對相關數值進行修正。現在既然IP用戶58.176.96.178之前的修改已被回退,而且因為計算標準等原因有時候能找到的數據確實夠亂的。以明朝為例,除了上述的650萬平方公里和1233萬平方公里的說法外,還有其它各種說法,比如宋岩的《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疆域面積估算》(該文被用於條目中對元朝面積的來源)中列出明朝的面積為468萬平方公里(裏面寫的是1433年,明成祖剛去世不久的時候),以及我之前在一些網站中找到的明朝最大面積為997萬平方公里(見討論:最大帝國列表),此外網上還能找到明朝最大面積為700萬平方公里等說法,感覺關於明朝的數據極為混亂,各種說法都有(遠遠不止兩種),不存在公認的說法。對我來說我覺得可以暫時先維持穩定版本,或者如果有人願意在條目中對計算標準存在的爭議(導致不同的數值)進行更詳細的解釋也挺不錯的。--71.59.127.171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19:36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辣妹刺客已被接受 編輯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辣妹刺客已被接受。
它被評級為初級,可在條目的討論頁上查看。這表示條目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條目質量評級標準以便了解如何進一步改進該條目。

您可以繼續不斷改善它,維基百科的條目沒有最終版本。非常歡迎您繼續為維基百科做出高質量的貢獻。

感謝您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西 2023年10月10日 (二) 17:12 (UTC)回覆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編輯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3 (UTC)回覆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