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海线铁路下头份溪桥是位于台湾苗栗县中港溪上的一座铁路桥梁,连接苗栗县竹南镇竹南车站造桥乡谈文车站,1991年重建通车。

下头份溪桥
下头份溪桥(台铁海线铁路)
坐标24°39′59″N 120°52′28″E / 24.666279°N 120.874448°E / 24.666279; 120.874448
承载台铁海线
跨越中港溪
地点 中华民国台湾苗栗县竹南镇
官方名称下头份溪桥[1][2]
其他名称中港溪铁桥、纵贯线头份溪桥、中港溪桥、下中港溪桥[注 1]
维护单位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设计参数
桥型上部结构: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
下部结构:单柱悬臂式混凝土桥墩
全长435.6米(1,429英尺)
宽度双线桥梁
最大跨度19.8米(65英尺)
跨数22
桥墩数21
历史
施工单位行政院退辅会荣工处
开通日大日本帝国 1922年
重建日台湾地区 1991年
地图
地图

沿革与设计 编辑

第一代桥 编辑

台湾铁路海线自1919年8月1日开工兴建[3],该铁路中港站(今竹南站)至淡文湖站(今谈文站)区间跨越中港溪的“下头份溪桥”,建设于山线铁路头份溪桥下游侧一旁,为16孔每孔跨度19.2米的上承式钢钣梁桥[4],长307米,基础为9.47至10.82米之沉箱[1],工程由技师岛崎二郎负责[5],1922年4月完成钢钣梁架设,并随着海线铁路于同年10月11日全线通车而启用[6]

第一代桥桥台与桥墩采用红砖砌筑,桥墩墩身为椭圆形;钢钣梁采用大阪汽车制造合资会社的产品。桥梁下部结构完成后,以架梁列车牵引吊挂钢梁放置桥墩顶端,花费数日即完成上部结构,其中1日台湾总督府铁道部部长新元鹿之助、技师音羽守、技师小山三郎日语小山三郎 (技師)等人均到场视察[7]

改良 编辑

  • 1958年9月26日10时55分至14时35分封锁铁路,抽换一孔钢梁[8][9]
  • 1958年10月2日、5日两天10时55分至14时35分封锁铁路,抽换三孔钢梁[10]
  • 部分桥墩顶部加建帽梁[11],年代待考。

铁路电气化 编辑

1978年6月1日,包含第一代桥在内的海线铁路完成电气化接电试车,本桥增设电车线电杆等设备[12]

第二代桥 编辑

台铁局自1980年代起大规模重建各路线旧桥,其中下头份溪桥因梁底高度不足,洪水来袭时岌岌可危,桥墩长期经水流冲刷有淘空之虞,影响稳定性,且桥梁南端路线为半径400米弯道,需予以改善,于是纳入“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计划中重建。

第二代桥配合海线铁路双轨工程,重新选线迁建于第一代桥下游侧约330米之处,由退除役官兵辅导会荣民工程处承包兴建,下部结构为单圆柱悬臂式桥墩及直径6米开口圆形沉箱基础(平均深20米)、上部结构则为上承式预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梁全长435.6米,计22孔桥孔,每孔19.8米,桥宽采复线化设计,自1988年8月7日开工,期间遭遇用地问题、民众抗争陈情、沉箱挖掘遭遇毒气等阻碍,至1991年3月13日始完工切换西主正线通车,并停用第一代桥[1],桥面铺设传统道碴轨道

二代桥完工后,台铁于北桥台路线西侧设置大理石桥名牌,北面题“下头份溪桥”,南面则题有“头份山水”四字[1]

其他纪事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媒体或刊物不一定使用“下头份溪桥”官方名称,例如《台湾日日新报》、《联合报》、《铁道情报》等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台湾铁路管理局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处.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4冊技術篇. 台北市. 1991年5月31日 (中文(台湾)). 
  2. ^ 台湾铁路局,《台湾铁路路线图(西线)》,1965年5月(繁体中文)
  3. ^ 海岸線の概況〉,《台湾日日新报》第8036号,1922年10月10日,第4版。(日语)
  4.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廿一年報(大正八年度)》. 台北: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20年12月30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48 [2022年7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7日) (日语). 
  5. ^ 5.0 5.1 5.2 蔡龙保. 《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 二版一刷. 台北市: 台湾书房. 2007年7月. ISBN 978-986-6764-00-4 (中文(台湾)). 
  6. ^ 〈談文車站〉. 《台湾驿站之旅》网站. 2004-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中文(台湾)). 
  7. ^ 〈海岸线桥桁作业〉,《台湾日日新报》第7867号,1922年4月24日,汉文第6版。(繁体中文)
  8. ^ 〈头份溪桥抽换钢梁 路线暂时封锁〉,《联合报》,1958年9月26日,第6版(繁体中文)
  9. ^ 〈头份溪桥今换钢梁 竹南淡文间 火车暂停驶〉,《征信新闻报》,1958年9月26日,第3版(繁体中文)
  10. ^ 〈头份溪桥抽换钢梁 列车时间变更〉,《联合报》,1958年10月1日,第6版。(繁体中文)
  11. ^ 黄智伟:〈东港溪桥——仅存的大正风〉,《铁道情报》212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高雄市,2013年3~4月号,页78照片。(繁体中文)
  12.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7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国家图书馆 政府统计资讯网: 页272. 1979年6月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中文(台湾)). 
  13. ^ 中华民国交通部: 96年度《交通年鉴》、97年度《交通年鉴》,第三篇 铁路,第一章台湾铁路,第一节路线,台北市(繁体中文)
  14. ^ 许洋豪:〈竹南=谈文间双线化〉,《铁道情报》182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2008年3~4月号,页4。(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