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鲚鱼属名:Mesoclupea,有时也被误称为中脐鱼),是已灭绝的乞丐鱼目鱼类,化石大多发现于中国浙江地区,推测广泛分布于其生存时期的淡水水域。

中鲚鱼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晚期[1]白垩纪早期[2]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乞丐鱼目 Ichthyodectiformes
科: 楚雄鱼科 Chuhsiungichthyidae
属: 中鲚鱼属 Mesoclupea
Ping & Yen, 1933
模式种
寿昌中鲚鱼
Mesoclupea showchangensis

Ping & Yen, 1933

分类学 编辑

中鲚鱼属最初由两位动物学家秉志阎敦健描述并发表,其属名意为“中间的鲱鱼”,这是因为当时两位学者是将中鲚鱼的化石和现生的鲱属鱼类进行比对,认为中鲚鱼在分类上接近于鲱属,因此被归类至鲱科下;当时在该属立了两个物种,分别为寿昌中鲚鱼M. showchangensis)及圆头中鲚鱼M. globicephala),前者得名自化石的发现地浙江省寿昌县(现已并入建德市),后者则来自其轮廓稍圆的头部[2][1]

两位学者的报告发表后,各界对于中鲚鱼在分类上的位置各持不同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属于薄鳞鱼科(Leptolepidae),另一派则认为应归类于宝刀鱼科。而在发表中鲚鱼的三十年后,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根据这段时间内采集到的80多具中鲚鱼化石,重新讨论并检视中鲚鱼在分类上的争议。虽然在这段期间正模标本已经遗失,但依据新采集到的化石,张弥曼认为中鲚鱼的头部感觉沟的系统构造比较接近真骨鱼类,和薄鳞鱼科的古鳕型构造明显有异;此外薄鳞鱼科的上枕骨和顶骨,以及背鳍的位置和构造也和中鲚鱼有很大的差异。综合以上几点,以及和宝刀鱼科的比对,张弥曼认为中鲚鱼的构造应该较接近宝刀鱼科,因此将中鲚鱼归类至当时被认为属于等椎目(Isospondyli)的宝刀鱼科[1]

在张弥曼的论文中同时亦探讨了中鲚鱼属的两个物种,秉志和阎敦健认为两种中鲚鱼除了头部外形,且圆头中鲚鱼的胸鳍大于背鳍外,两者大致上是相同的[2]。但张弥曼表示,在后来采集到的化石中都未发现前述圆头中鲚鱼的两个特征;反观原始发表论文的附图,在圆头中鲚鱼的化石中,头部前端和胸鳍远端都有部分残缺,显示可能是化石保存上的不良以致误判。因此根据发表顺序,圆头中鲚鱼被视为寿昌中鲚鱼的异名,而这个观点至今仍被多数学者采用[1]

1994年,日本北九州市立自然与人类历史博物馆北九州市立 いのちのたび博物館, KMNH)的鱼类学家薮本美孝将一向被认为是中鲚鱼近亲的楚雄鱼,与中鲚鱼一同归入乞丐鱼目楚雄鱼科[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张弥曼. "中国东南部中鲚鱼的新资料及其系统位置的讨论".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63, 7 (2): 105–122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2. ^ 2.0 2.1 2.2 Ping, C.; Yen, T.-C.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Fossil Fishes from Chekiang".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33, 12 (2): 269–273. 
  3. ^ Yoshitaka Yabumoto. "Early Cretaceous Freshwater Fish Fauna in Kyushu, Japan". Bulletin of Kitakyushu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94, 13: 107–254(130–142) [2017-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