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芳(1870年10月24日—1929年6月10日),字子香,籍晋江县,祖居万华,生于彰化鹿港,光绪中叶移居台北士林,其父为福建泉州人。与马偕牧师友好,信仰基督教。擅书法,受书法名家吕世宜汉隶书风影响,同为日治时期以隶书闻名的书法家。[1]

生平 编辑

吴廷芳是艋舺三大姓出身的秀才,幼时娴习诗书,尤以篆隶称绝文坛,其墨宝一直都是行家收藏之珍品。他早年以孔们弟子自居旁若无人,视基督教如敌仇,对当时在台北传教的马偕极尽迫害之能事。中法战争时更诬指教徒通敌,在龙山寺前呜锣招聚千余暴民拆平艋舺礼拜堂,日本领台后他到松山开塾教书时受基督教感化,于1897入牛津学堂成马偕博士之入室弟子[2]。并在1898年分别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之水返脚教会、桃园、新竹、北投、士林等分会担任传道师。1929年6月10日下午四点骤逝,享年六十岁,并于同年6月18日士林教会举行葬礼。[3]

作品 编辑

隶书在日治时期极为盛行,吴廷芳在当时拥有响亮的名声。吴廷芳的汉隶以四方平正、端严工整为特色,具有装饰的书风,个人特色极为强烈。除了“淡水中学”、“信望爱”,马偕墓园中马偕夫妇墓碑(背面)和亲家柯清泰墓碑(子弹形)也是他的字,今日淡江中学校史馆也悬有他的墨宝,“精神裕余”四字和篆刻。著名作品有隶书四条屏、录诗篇23篇、篆书八言联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日治時期日人與台人書畫數位典藏計畫.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2. ^ 淡江中學通訊 53期 16頁 (PDF). [2015-10-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0-03). 
  3.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汐止教會壹佰週年特刊 1984年12月 第58頁.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