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法珍

中國金朝比丘尼,曾斷臂以募刻趙城金藏

崔法珍金朝潞州长子县崔进之女,13岁时断臂出家。发愿雕藏经板,从金熙宗天眷2年(公元1139年)到金世宗大定13年(公元1173年),经约三十年而成(现代称为《赵城金藏》)[1]。大定18年,将印本送到燕京,金世宗敕旨迎经于大圣安寺,在圣安寺设坛为崔法珍授比丘尼戒,赐钱千万,洎内阁钱五佰万起运经板。大定21年,经板运到京师,共16万8113面,6980卷。敕命有司选通经沙门道遵等五人校正。大定23年,赐崔法珍紫衣,敕号“弘教大师”。经板置于大昊天寺安奉流通。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宗教顾问、学者扈石祥先生说:崔法珍断臂募缘刻经,相传是因为当年广胜寺的方丈和尚治好了崔法珍的哑病。治好病之后,崔法珍发现方丈愁眉不展,执意要问,方丈说,数年前寺院发心要刊刻一部大藏经,只是至今还没有筹集到款项,为此而忧。法珍听了,默然而退,不久断去一臂而回。方丈惊问何故,法珍说,我的身体和生命都是佛给的,今天断一臂以表真心,我愿意来募缘,筹集刻经款项[2][3]

崔法珍备修苦行,以刊镂藏经为本愿,于刘法善等五十余人,亦皆断臂、燃臂、燃指,刳眼、割肝,甚至有舍家产、鬻男女以助修经板,经三十年,方得成就[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李际宁. 《金藏》新資料考.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2. ^ 不退居士. 說不盡的《趙城金藏》.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2). 
  3. ^ 《趙城金藏》.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