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贝龙村(又称澳背龙澳背垄,英语:O Pui Lung Village)是香港西湾河的一条已清拆寮屋村落,位于西湾河西面,柏架山北面山麓黄泥山(横坑山)半山。

历史

编辑

20年代初,西湾河设有数个采石场,其中一个位于西湾河西面黄泥山(横坑山)山咀,名为华安石塘,即现今筲箕湾配水库所在位置。[1]澳贝龙村位于该采石场的入口附近,在其他两条寮屋村成安村横坑村之上。早于20年代初或更早已有人在澳贝龙建屋定居,以Hau Pui Loong一名载于1914年军部地图上。国共内战后,大量内地难民来港,西湾河和筲箕湾半山发展成一片大型寮屋区,澳贝龙村便是其中一条村,地势最高。1958年,澳背龙村福利会成立,为村民谋求福祉。[2]1964年,兴华安石塘停用,变成一个废矿湖,曾有小童到该处玩乐而遇溺,采石场于1960年代末改建成配水库。[3]

自此,西湾河山村始获自来水供应。澳贝龙村的更高位置有澳贝龙山顶村,山顶村位于山上和山下旧采石场(现今西湾河消防局)之间的斜坡,该村自成一个、规模较小。1960年代初才并入澳贝龙村,在配水库兴建工程期间被拆卸。[4]

1980年,澳贝龙村有人口866人。1980年代末,政府宣布清拆西湾河寮屋区,以发展耀东邨兴东邨。澳贝龙村被拆卸,成为现今兴东邨的小部分范围,包括斜坡。

知名居民

编辑
  • 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儿时居于澳贝龙村61号。[5]

地标

编辑
  • 澳背龙村褔利会
  • 真道学校
  • 爱德华幼稚园
  • 人头石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筲箕灣澳背龍村三飛械刧人士司機. 香港工商日报. 1967-02-04. 
  2. ^ 澳背龍村. 华侨日报. 1960-11-01. 
  3. ^ 今晨澳背壟村水塘又溺斃小童. 工商晚报. 1965-07-04. 
  4. ^ 西灣河澳背龍村新選第四屆理監事就職. 华侨日报. 1961-11-01. 
  5. ^ 张五常. 童年的回憶.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