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陵里

中華民國桃園市復興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华陵里,位于台湾桃园市复兴区南部,复兴区面积第一大里,人口有1,622人。西以雪白山与新竹县尖石乡玉峰村为界,北以低陆山东南山脊、拉拉溪与三光高义二里相邻,东以尖山与宜兰县大同乡英士村、新北市乌来区福山里接壤,南以山与宜兰县大同乡茂安、泰平与本村相隔。主要居民属泰雅族大嵙崁后山群武道能敢社巴陵社

华陵里
旧称:Balung(巴陵
地图
坐标:24°39′24″N 121°24′56″E / 24.656761°N 121.415497°E / 24.656761; 121.415497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桃园市
乡镇市区复兴区
区划14邻
政府
 • 里长梁雅惠
 • 办公处
华陵里7邻22之3号
人口(2023年9月)
 • 总计1,622人
 • 户数549
 性别比:120.7
(男性120.7人,女性100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8000130008
毗邻高义里三光里
新北市乌来区福山里
新竹县尖石乡玉峰村
宜兰县大同乡英士村太平村茂安村

里名由来 编辑

来自于里内二大部落“光华”(哈嘎湾)与“巴陵”,各取最后一字组合。里内包括下巴陵(Balung)、中巴陵、上巴陵、卡拉(Kara,加劳社)、比亚山(Pyasan)、哈嘎湾(Hakawan,战后称“光华”)、嘎拉贺(Karaho/Qlaho,日语音译“唐穗”,战后称“新兴”)等部落,里中心为(下)巴陵部落。

历史沿革 编辑

清代光绪12年(1886年),刘铭传于大嵙崁(今大溪镇)设立“台湾抚垦总局”,该村属于总局之“大嵙崁抚垦事务总办”。日治时期,明治29年(1896年),属大嵙崁抚垦署管辖;明治31年(1898年)改隶三角涌办务署大嵙崁支署;明治33年(1900年)改属大嵙崁办务署;明治34年(1901年)属桃仔园厅大嵙崁支厅;明治38年(1905年)属桃园厅大嵙崁支厅番地;大正9年(1920年)属新竹州大溪郡番地。

二次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民国36年(1947年)属新竹县角板乡(今复兴区)三光村;民国62年(1973年)划东半部置“华陵村”,之后该村村名及界线未再改变。

旅游景点 编辑

  • 新兴(嘎拉贺)温泉、四棱温泉
  • 拉拉山神木区
  • 嘎拉贺神木群
  • 巴陵大桥、巴陵旧桥
  • 巴陵古道生态园区
  • 三龟戏水
  • 方舟教堂
  • 巴陵铁塔

宗教 编辑

教会 编辑

教会名称 建立时间 地址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泰雅尔中会巴陵教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6年10月1日 华陵里9邻巴崚75-1号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加拉教会(方舟教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60年 华陵里11邻巴崚170-1号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泰雅尔中会华陵教会 1990年 华陵里7邻巴陵20号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哈嘎湾教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9年 华陵里6邻哈嘎湾34号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嘎拉贺教会 1946年5月17日 华陵里1邻嘎拉贺5号
上巴陵真耶稣教会 华陵里9邻40号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巴陵教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华陵里7邻3号
真耶稣中巴陵教会

参考文献 编辑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五《桃园县》上册,国史馆台湾文献馆。ISBN 9789860188646
  • 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台北南天书局复印。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