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爆魔鬼经济学

书面作品

超爆魔鬼经济学》(英语: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是本由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史蒂芬·列维特和前《纽约时报》编辑史蒂芬·杜伯纳共同撰写的非文学作品。2009年10月初于欧洲出版,10月20日于美国出版。[1] 为《魔鬼经济学》的续作。

超爆魔鬼经济学
《超爆魔鬼经济学》中文封面
原名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
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杜伯纳
译者台湾地区李芳龄
中国曾贤明
类型经济学
语言美国英文
台湾地区繁体中文
中国简体中文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美国威廉·莫洛出版社
台湾地区时报出版
中国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美国2009年10月20日
台湾地区2010年1月11日
中国2010年4月1日
出版地点美国美国
媒介平装
页数288
前作魔鬼经济学
规范控制
ISBN0060889578
OCLC[1]

概要 编辑

为《魔鬼经济学》的续作;前言中提到人们的所有作为,背后都有诱因,并说明人们都应该为问题找到更便宜的解方。第一章写道,生意是如何随着季节而有所变化,还有妓女赚钱的细节。第二章则在讲,追捕恐怖份子的线索,可能就藏在银行户头里。第三章在探讨人们为何选择帮助或阻碍他人。在第四章中,提到不同的诱因会为问题带来不同的结果。第五章则告诉了人们,为什么经济学家经常不愿去预测环境问题。后记则在探讨猴子是否可以透过训练懂得如何使用货币。

大众反应 编辑

因为其娱乐价值,《超爆魔鬼经济学》得到高度的赞赏。但也因为其不合常理的研究方式而受到批评,尤其是在关于全球暖化的议题上。《金融时报》中,提姆·哈福德(《卧底经济学》(The Undercover Economist)作者)说《超爆魔鬼经济学》和《魔鬼经济学》极为相像,但相比之下,更为出色。[2]纽约邮报》的评论兼小说家凯尔·史密斯(Kyle Smith)描述这本书为:“勇敢、振奋人心且特立独行的漂亮作品。”。[3]商业周刊》给本书3.5颗星(最高5颗),并称本书:“富创造力,充分利用经济学于那些不寻常的事物上。”[4]

来源 编辑

  1. ^ 《超爆魔鬼经济学》今天开始发售, 2009-10-20
  2. ^ Harford, Tim. SuperFreakonomics. 金融时报. 2009-10-17 [2009-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3). 
  3. ^ Smith, Kyle. SuperFreakonomics. 纽约邮报. 2009-10-18 [2009-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4. ^ Coy, Peter. More Oddball Tales for Freakonomics Fans. 商业周刊. 2009-10-22 [2009-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