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显国(?—?),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宗室,东魏、北齐官员。

生平

编辑

高显国是高欢共曾祖的堂弟,没有才智本领,只是因为作为高欢的亲属,且谨慎厚道,在武定末年官至抚军将军,封汶阳男[1]。兼任北中郎将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高显国以宗室的身份被封为襄乐王[2][3],官至右卫将军,去世[4][5]

家庭

编辑

王妃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北齐书/卷14》,出自李百药北齐书
 北史·卷051》,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次显国,武定末,抚军将军、汶阳男。
  2. ^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隽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又诏封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普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叡为赵郡王,高孝绪为脩城王。
  3.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午,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隽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陨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又诏封宗室,太尉高岳为清河王,太保高隆之为平原王,开府仪同三司高归彦为平秦王,徐州刺史高思宗为上洛王,营州刺史高长弼为广武王,兼武卫将军高普为武兴王,兼武卫将军高子瑗为平昌王,兼北中郎将高显国为襄乐王,前太子庶子高叡为赵郡王,扬州县开国公高孝绪为脩城王。
  4. ^ 《北齐书·卷十四·列传第六》:襄乐王显国,神武从祖弟也。无才伎,直以宗室谨厚,天保元年,封襄乐王,位右卫将军。卒。
  5. ^ 《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襄乐王显国,神武从祖弟也。无才伎,直以宗室谨厚,天保元年,封襄乐郡王。位右卫将军,卒。
  6.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妃姓敬,平阳平阳人也。其先太尉受终之盛,公子居卿之美,”家风不殒,世禄犹传。虽复层城九重,未方其峻;扶摇九万,讵并其高。”祖风识清雅,名重汾晋。父器理标桀,举满华夷。若夫汉水之中,明珠”间出;稽山之上,绿箭丛生。是以高门多福,馀庆斯在,虺蛇先兆,挺斯”良媛。妃禀神鳌地,资灵菟月,风操闲婉,仪度端华。蓝田五德,无以方”其润;丹山五彩,讵可匹其晖。然其女功妇德之能,温恭孝友之性,□”而合轨,言而成则。于是闺闱擅美,远迩流音。亦既言归,好合君子,宛”如琴瑟,穆似埙篪。舅姑爱其恭肃,娣姒钦其雅尚。可谓声超集木,德”美听轮者矣。王即太祖献武皇帝之从弟也。连晖辰极,比曜枢衡,”业履贞粹,干局沉果。或持斧字民,或剖符观俗。风移化洽,妃有谋\焉。”至如卫女治内之名,班氏大家之号,与之方驾,争为称首。大齐膺箓,”抚有八荒,带砺既盟,晋郑斯启。惟王利建,诏为襄乐国妃。虽锵珮鸣”鸾,击锺陈鼎,而素怀谦约,情无骄物。乃脩家业,又毗蕃务,非法不行,”得符而动。由此内外雍熙,尊卑倾慕,无不挹是朱蓝,遵其轨辙。方谓”永延嫔德,长祚姆师,嵫山尚远,石火已谢。春秋五十三,以天保五年”岁离阉茂月在侠锺廿五日薨于晋阳。即以其年十月七日归葬于”邺城献武陵之西。四序如流,三千或出,恐德音而无寄,迺托铭于泉”室。其铭曰:”峨峨缔构,蔼蔼绵众,挺斯令善,降此秾华。资灵夜月,禀质朝霞,德成”闺阃,道被邦家。爰始外成,嫔风斯备,秉心厉节,风兴夜寐。刻懃𬞟藻,”虔恭醴馈,徙家成德,陈诗取义。情犹指豹,智并埋羊,景福攸止,诸子”克昌。徽音秩秩,令问堂堂,廉超田母,训迈师姜。朝露易晞,夜舟难久,”谁知孔圣,徒言仁寿。嗟我母仪,如驹渡牖,忽辞城阙,翻归林阜。滔滔”水逝,忽忽年遒,亲宾永绝,牧竖长游。风里拱树,气惨荒丘,勒铭玄室,”传此徽猷。”天保五年岁次甲戍十月甲寅朔七日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