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圣典

    律藏    
   
                   
经分别 犍度 附随
               
   
    经藏    
   
                                
长部 中部 相应部
                     
   
   
                           
增支部 小部
                           
   
    论藏    
   
                             
法集
分别
界论
人施
设论
论事 双论 发趣论
                       
   
         
 

佛种姓经》(巴利语Buddhavamsa),原名《佛史》,为《巴利文大藏经》中小部经典之一,记载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以及他在过去二十四佛时的故事。上座部佛教因此发展出二十五佛陀及二十八佛陀的思想,提出了南传的菩萨道十波罗密,早期大乘佛教思想来源于此。学者认为该经典可能参考了《长部·大本经》七佛本生内容,并加以延续、增广,由七佛扩大至二十五佛[1]

品章 编辑

本经分品如下[2]:

  1. 宝珠经行处品
  2. 燃灯佛
  3. 智调佛
  4. 吉祥佛品
  5. 善意佛品
  6. 离婆多品
  7. 光耀佛品
  8. 超见佛品
  9. 莲花佛品
  10. 那罗陀佛品
  11. 胜莲花佛品
  12. 善慧佛品
  13. 善生佛品
  14. 喜见佛品
  15. 义见佛品
  16. 法见佛品
  17. 成就义佛品
  18. 提舍佛品
  19. 弗沙佛品
  20. 毗婆尸佛
  21. 尸弃佛
  22. 毗舍婆佛
  23. 拘留孙佛
  24. 拘那含牟尼佛
  25. 迦叶佛
  26. 瞿昙佛(即释迦牟尼佛)品
  27. 舍利配分品

学术研究 编辑

学者那体慧在《Once Upon A Future Time: Studies in a Buddhist Prophecy of Decline》中说,她认为:《佛种姓经》(原名《佛史》)所说的过去二十四佛(加上乔达摩佛为二十五佛),似乎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特有的说法,可能是要与耆那教竞争而提出的来,因为耆那教有一套相当明确的二十四位宗师底里坦迦罗(Tīrthaṅkara)的体系[1]

Richard Gombrich英语Richard Gombrich在《The Significance of Former Buddhas in the Theravādin Tradition》则说得更具有颠覆性,他认为:佛教关于过去佛的教理很可能是受到耆那教的影响,而不是耆那教借用佛教的教理。特别是二十四位宗师这一个明确的数目,显然源自耆那教,很可能在佛灭后数世纪后,进入佛教[1]

由混合梵语写成的原始佛典《(大事英语Mahāvastu)》中含有甚多巴利圣典中所可看到的古老传统与内容,其中即部分与《佛种姓经》等同[1]

Richard Gombrich英语Richard Gombrich在《Why Six Former Buddhas》中提到,学者们一致同意《佛种姓经》是较晚入藏的经典之一,很可能是在西元前二三世纪[1]

《佛种姓经》中对佛陀有不同的称呼,如:导师 (nāyaka, vināyaka, satthu)、世间导师(lokanāyaka)、依怙者(nātha)、世间依怙者(lokanātha)、大圣(mahāmuni,牟尼意为圣人、寂默)、胜者英语Arihant (Jainism)(jina)、大雄(mahāvīra)、天尊(bhagavā)、大仙(mahesi)等,但《大本经》则一律使用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bhagavā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陈莉娜. 巴利語《佛史》研究. 法鼓文理学院. 2016. 
  2. ^ 《佛种姓经》汉译,链接中的现代音译重新汉译如文中所示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