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潭鱼精

出現在台北的魚怪

剑潭鱼精,是台湾民间传说中出现在今剑潭地区的鱼妖怪,因为制造出风浪妨碍到郑成功军队前进而被其所杀。

传说

编辑

目前最普遍的传说内容为:过去郑成功带兵经过剑潭当地时,鱼精出现在基隆河中,牠制造出了强大的风浪造成河水泛滥,让军队无法过河,郑成功当下便到河边拿起宝剑扔向河中的鱼精,成功刺死牠,河面恢复平静,军队才得以渡河,而他的宝剑也留在水里,据说会在农历十五日的晚上浮出水面、散发光芒,若有船只经过会被剖成两半[1],伸手去打捞它则会下沉不见,剑潭的地名便是源自于此[2]

其他版本

也有传说认为鱼精是在军队过河的时候突然出现并攻击,被郑成功将宝剑投入水中杀死、或是阻碍军队前进的其实是毛少翁社(在士林地区的凯达格兰族部落),而郑成功在交战中不小心弄丢宝剑、也有在日后有青年想用粗糠搓成的绳子打捞浮在水面上的宝剑,却因为突然降下雷电而吓得松手、宝剑也就此消失不见的传说[3]

也有传闻说,郑成功杀死的并不是鱼精,而是生活在剑潭中的蛟龙,而今剑潭古寺也有一个刻于1852年的古碑,刻有剑潭原有龙的传闻。[4]

其他传说

编辑

除了剑潭鱼精之外,也有其他类似的传说,主要可以分为“荷兰说”和“竹南堡说”:

荷兰说

编辑

据说过去荷兰人大浪泵社一带(今圆山一带)砍伐树木时,将一把宝剑插在潭边的一棵巨大茄苳树的树干上,后来继续成长的树干把剑给包住[5][6]、或者宝剑被遗留在潭里,并且会在晚上或刮起暴风雨的时候发出红光[7]

竹南堡说

编辑

竹南堡说跟其他说法不同,地点并不在台北,而是南港溪上游和造桥乡里另一个叫“剑潭”的潭,南港溪上游的说法跟目前主要的传说类似:郑成功将剑丢于潭中,且剑在刮风下雨时会出现,但没有鱼精的部分[8];而造桥乡的传说则是林爽文在兵败后逃亡到当地并将宝剑投于潭中[9]

现代研究

编辑

剑潭传说很有可能是住在“剑潭”的当地人根据当地名称以及部分史实编造出来的故事,史实上的确有荷兰人在北台湾砍伐树木的纪录,但因为当地的树木不适合当建材用而放弃,有可能剑潭的传说就是源自荷兰人放弃之后遗留下来的伐木工具,后来传说随着政权的转移和当地化而出现变化,在光绪年间转变为打败荷兰人的郑成功和中部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等人[10]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献璋. 臺灣民間故事集. 台湾文艺协会. 1936年(昭和11年). 
  2. ^ 江肖梅. 臺灣民間故事. 新竹市文化中心. 2000-03-01. ISBN 9789570256536. 
  3. ^ 施翠峰. 臺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 彰化县立文化中心. 1995. 
  4. ^ 何敬尧.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联经. 2019-05-09 [2020-05-18]. ISBN 9789570853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5. ^ 周锺瑄. 諸羅縣志.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717 [2020-05-17]. ISBN 97895702395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6. ^ 尹士俍. 台灣志略. 九州出版社. 1738. ISBN 7801148444. 
  7. ^ 陈培桂. 淡水廳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871. ISBN 9789860053463. 
  8. ^ 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编. 新竹縣采訪冊.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1-10-30 [2020-05-17]. ISBN 97898602928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9. ^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苗栗縣志.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3-06-01. ISBN 9789570021622. 
  10. ^ 李宜静,论剑潭传说的流变,康宁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