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带腔吻鳕学名Coelorhynchus cingulatus),又称带斑腔吻鳕,为辐鳍鱼纲鳕形目鼠尾鳕科的其中一。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岛附近和吕宋岛北部。[1] [2]

横带腔吻鳕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鳕形目 Gadiformes
科: 鼠尾鳕科 Macrouridae
属: 腔吻鳕属 Coelorinchus
种:
横带腔吻鳕 C. cingulatus
二名法
Coelorinchus cingulatus
异名
  • Caelorinchus cingulatus
    Gilbert & Hubbs, 1920
  • Caelorinchus cinguletus
    Gilbert & Hubbs, 1920
  • Coelorhynchus cingulatus
    Gilbert & Hubbs, 1920

分布 编辑

本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日本中国东海台湾东北部、南部等海域。

深度 编辑

水深200至420米。

特征 编辑

本鱼头部中大其腹面裸露无鳞,吻长而尖,颏下有一短须。第一背鳍有一延长呈丝状之鳍条,第二背鳍与臀鳍之鳍条等高。鳞片上的棘刺小,多且密,约略排成平行状。发光器长,伸达两腹鳍基底中央,只有一发光腺。体为淡褐色,由眼后方沿伸出2条暗色条纹,体侧则有不规则之暗色鞍状斑。体长可达23公分。

生态 编辑

本鱼为深海底栖鱼类,肉食性,以小型为食。

经济利用 编辑

常见的种类,体型小,数量多,无经济价值,多做为下杂鱼。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横带腔吻鳕.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0). Coelorhynchus cingulatus. FishBase. Version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