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都语文学

乌尔都语文学乌尔都语ادبیات اردو‎‎ ,“Adbiyāt-i Urdū”)泛指使用乌尔都语书写的文学作品。乌尔都语属于用阿拉伯文字编写的印度斯坦语。作品类型则以诗歌为主,特别是加扎勒Nazm英语Nazm等诗歌形式,但在现代它已经扩展至其他文学作品,包括短篇小说afsana。由于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官方语言,也是印度的22种法定保护语言之一,因此在巴基斯坦颇受欢迎。[1]


伊斯兰文化

相关系列部分


伊斯兰建筑

阿拉伯 · 阿塞拜疆
印度伊斯兰 · Iwan · 马来族
摩尔人 · 摩洛哥 · 莫卧儿
土耳其 · 波斯 · 索马里
苏丹-萨赫勒 · 鞑靼

艺术

书法 · 细密画 · 地毯

服饰

阿巴亚 · 阿高尔 · 布布
波卡 · 纱罩 · Jellabiya
Niqab · Salwar kameez · Songkok/Peci
花帽 · 头巾 · Thawb
Jilbab · 希贾布

节日

阿舒拉节 · Arba'een · al-Ghadeer
Chaand Raat · 开斋节 · 古尔邦节
Imamat Day · al-Kadhim
新年 · 夜行登霄
贵夜 · 圣纪节 · 赖买丹月
Mugam · Mid-Sha'ban
al-Taiyyab

文学

阿拉伯 · 阿泽 · 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 爪哇 · 克什米尔
库尔德 · 马来族 · 波斯 · 旁遮普 · 信德
索马里 · South Asian · 土耳其 · 乌尔都

武术

打拳 · Silat Melayu · 克柔术 · 油摔跤

音乐
Dastgah · Ghazal · Madih nabawi

木卡姆 · Mugam · 纳希德
Qawwali

Theatre

Bangsawan · 卡拉格兹和哈西瓦特
Ta'zieh

伊斯兰教

历史背景 编辑

乌尔都语文学于14世纪左右在北印度兴起。几个世纪以前穆斯林统治者(通常是突厥阿富汗血统)对伊斯兰文化的支持,均对乌尔都语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的影响,因此整个印度-伊朗语族都存在这两种文化遗产。[2]

近古:印度波斯语的转向 编辑

乌尔都语初兴 编辑

乌尔都语文学起源于波斯文学,始于12至13世纪,阿米尔‧霍斯陆(1253-1325)是第一位乌尔都语诗人,他首先用半波斯与半乌尔都语的混合语写诗,其代表作有《哈里格‧巴里》诗集。而乌尔都语文学在15世纪的德干高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这一时期波斯语的双行诗、四行诗叙事诗、哀挽诗、颂诗被广泛应用于乌尔都语中。

北印度的苏菲主义 编辑

加耶西英语Giovanni Gaddi (priest)(1493-1542)代表作为《伯德拉马沃德》。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穆罕默德·夏赫(1580-1627年)的《九歌》、穆罕默德·瓦里(1668-1744年)的《瓦里诗集》。穆罕默德·瓦里是德干后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乌尔都语诗歌的奠基人。他的诗歌作品对后来兴起的德里诗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19世纪,乌尔都语文学中心转移到印度北部。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有夏赫·阿布鲁·西拉杰·屋得丁·阿尔祖、夏赫·阿迪姆、米尔·特基·米尔(1722-1810年)以及密尔·阿门及其代表作《花园的春天》(1803年)。米尔·特基·米尔被誉为乌尔都语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有乌尔都语“诗圣”之称。此外,还有现代乌尔都语文学奠基人赛义德·艾哈默德·汗(1817-1898年)哈利、艾哈迈德·纳兹尔等。[2]

19世纪散文体写作始于威廉姆斯学院。该学院翻译改写了大量的梵语文学作品、波斯文学作品。密尔·阿门把波斯语传说故事《四个乞食僧》改写成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花园的春天》。随着蒙兀儿帝国的衰落,德里再度爆发战乱,德里诗派也逐渐没落。

近现代:民族主义 编辑

阿格拉与德里 编辑

19世纪初乌尔都语文学中心又回到德里,产生米尔扎·迦利布、毛门等一批著名诗人。20世纪以来,乌尔都语文学发展迅速,出现一大批乌尔都语文学和艺术家。迦利布(1797-1869)是该时期最具代表性作家。同一时期还有:阿尔塔夫·侯赛因·哈利(1837-1914)、希布利·诺马尼英语Shibli Nomani(1857-1914)、伊斯玛仪米尔迪(1844-1917)、阿克巴·伊拉哈巴迪(1846-1921)、纳兹尔艾赫默(1836-1912)、勒登纳萨夏(1846-1902)、阿卜杜赫利姆塞勒(1860-1926)、米儿扎鲁斯瓦(1858-1931)、赛达赫默丹(1817-1898)、穆罕默都赛因阿扎德(1830-1910)。

现当代:印巴分治 编辑

1947年印巴分治后,此时乌尔都语的文学作品分成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描绘印巴分治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相互残杀,两国人民遭受的痛苦与折磨,另一方面,由于巴基斯坦独立后,国内矛盾渐趋尖锐,作为反映社会的现实文学,着重于反应接露社会的阴暗面。代表作家:穆罕默德·伊克巴勒(1877-1938)、克里山钱达尔英语Krishan Chander(1914-1977)。[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amuel Hosain Lamarti. The development of apostasy and punishment law in Islam 11 AH/632 AD-157 AH/774 AD. 2002. OCLC 435421859. 
  2. ^ 2.0 2.1 2.2 杨翠柏、刘成琼. 巴基斯坦史─清真之國的文化與歷史發展. 三民书局. 2005-05-05. ISBN 957144134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