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第三双溪桥是位于台湾新北市双溪上的一座铁路桥梁,连接新北市贡寮区贡寮车站福隆车站,1984年于旧桥原址重建新桥。

第三双溪桥
宜兰线第三双溪桥
坐标25°01′13″N 121°55′14″E / 25.020208°N 121.920451°E / 25.020208; 121.920451
承载台铁宜兰线
跨越双溪
地点 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贡寮区
官方名称第三双溪桥
维护单位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设计参数
桥型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
宽度单线桥梁(2座)
跨数4
历史
施工单位台湾铁路管理局
开通日1984年7月1日(改建与新建)
地图
地图

沿革与设计 编辑

第一代桥 编辑

宜兰线铁路于1917年动工兴建,工程分别从路线的南(苏澳)、北(八堵)两端向中间施筑。1920年12月10日南段已通车至大里车站,而北段则于1923年10月21日延伸到双溪车站,中间未通车的路段只剩下双溪大里区间,这段区间的铁路在贡寮福隆间跨越双溪之处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架设“第三双溪桥”,于1924年12月1日随着宜兰线全线通车营运[1]而一并启用。

第一代第三双溪桥为4孔钢钣梁桥,每孔跨度19米[2],桥台与桥墩推测以水泥砖(混凝土砖)构筑[注 1]

1980年7月1日起至1986年1月9日止,台铁局进行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时,将第一代第三双溪桥改建为4孔19.2米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3],于1984年竣工通车[4],同年7月1日双溪贡寮福隆段双轨化完工营运[5]

第二代桥 编辑

宜兰线铁路通车营运50余年后,受到1970年代末期北回线即将全线通车营运、以及东线铁路预计于1982年由762mm轨距拓宽为1,067mm轨距等之影响,宜兰线将从原本的支线升级为连接台湾东西部的重要干线,路线容量需求将大幅增加,预估原有单线铁路将会不敷使用[6],于是,台湾铁路管理局提出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计划(即双轨工程),并于1979年由台湾省政府提报行政院核准[7],实施全线双轨化(已完成双线路段者除外),其中贡寮福隆间跨越双溪的第二代新桥建于第一代第三双溪桥上游侧一旁,于1984年完工[4],同年7月1日双溪贡寮福隆段双轨化通车[5]

第二代第三双溪桥与重建后的第一代桥相同,也是4孔19.2米上承式预力混凝土梁桥[3],原则做为上行线使用。

电气化 编辑

宜兰线电气化工程自1991年7月1日开工。2000年5月2日,包含第三双溪桥在内的八堵罗东间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车[8][9],该工程包括更换每米50公斤钢轨及预力混凝土枕木

改建计划 编辑

考量双溪流域排洪,台铁局专案工程处已规划将“第三双溪桥”及其下行方向(东侧)“新社桥”改线、延建并加高[10],该工程于2018年4月17日决标[11]、同年6月21日办理说明会[12]。新桥预定新建于第二代桥(上行线桥)上游侧一旁,梁底高程平均抬高2.5米,主跨路段为2孔脊背桥设计,每跨80米,其余路段则为短跨距高架桥[13],改建工程业已发包,待完工通车后,现役的第一代桥、第二代桥将予以停用。

不过,第三双溪桥一旁的田寮洋湿地是迁徙性候鸟重要的中继站,为北台湾知名的赏鸟地点,而各种火车穿越田野的画面,也让此处成为铁道迷必访的圣地,由于新桥桥塔高30米,令民间团体担忧将会冲击田寮洋的环境,经过生态团体与台铁局沟通后,台铁局已于2019年6月5日确定,新第三双溪桥在兼顾铁路行安、生态环境与在地居民意愿下,取消脊背桥设计,改为一般制式桥 [14][15][16]

桥梁周边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二十六年報(大正十三年度)》. 台北: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1925年12月18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63 [2022年9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23日) (日语). 
  2. ^ 台湾铁路局,《台湾铁路路线图(西线)》,1965年5月(繁体中文)
  3. ^ 3.0 3.1 台铁宜兰线铁路扩建工程处. 《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資料(第一期)第伍冊〈大橋部分〉》. ,出版年不详: 5-10-1、5-11-1〈第三双溪桥、新社桥新建部分〉 (中文(台湾)). 
  4. ^ 4.0 4.1 中华民国交通部. 中華民國73年《交通年鑑》. 台北市. 1985年10月10日: 350~351 (中文(台湾)). 
  5. ^ 5.0 5.1 〈宜蘭線(蘇澳—八堵)〉,《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中文(台湾)). 
  6. ^ 〈发挥北回铁路最大承运效果 宜兰线铁路加铺双轨 交通单位拟提前实施〉,《中国时报》,1979年2月10日,第2版(繁体中文)
  7. ^ 中华民国交通部. 中華民國70年《交通年鑑》. 台北市. 1982年12月: 395~397 (中文(台湾)). 
  8. ^ 台铁局铁路e知识-04.轨道历史(89年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林韦帆,〈宜兰线电气化回顾〉,《铁道情报》195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高雄市,2010年5~6月号(繁体中文)
  10. ^ 環島鐵路整體系統安全提昇計畫綜合規劃報告〈第七章 橋梁更新工程〉. [失效链接]
  11. ^ 行政院政府计划管理资讯网.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104至111年)(107年4月執行情形). 2018. [失效链接]
  12. ^ 台铁局宜兰工务段.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工程」第三次公聽會會議紀錄 (PDF). 2018 [2019-02-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04). 
  13. ^ 《台鐵宜蘭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工程1070313》. 恒扬工程顾问有限公司HY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 Ltd. 2018年5月7日 [2022年9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28日) (中文(台湾)). 
  14. ^ 《【濕地開發】田寮洋鐵橋事件簿|鐵橋改建計畫為生態轉彎 (我們的島 第1006集 2019-05-27)》. 公共电视-我们的岛. 2019年5月27日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中文(台湾)). 
  15. ^ 陈佳利、张光宗,〈台铁铁桥改建 贡寮田寮洋面临环境冲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共电视,2019年6月3日(繁体中文)
  16. ^ 〈为生态转弯!田寮洋铁桥计划 台铁拍板研究取消脊背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报,2019年6月6日(繁体中文)

注释 编辑

  1. ^ 依桥下河岸边残存之极少量旧桥台结构而推测。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