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永福宫

位於中華民國桃園龍潭的廟宇

龙潭永福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市龙潭区三坑里的三官大帝庙,原先主祀三山国王

龙潭永福宫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桃园市龙潭区三坑里三坑老街66号
主神三官大帝
例祭农历正月十三
建立时间乾隆九年(1744年)
地图
地图

沿革 编辑

清治时期,龙潭三坑子关西新埔等地物产集散中心[1]。乾隆九年(1744年),客家人在此建立主祀三山国王的的永福宫[2]。原位在今65号、66号民宅后方,咸丰九年(1895年)迁至今址,庙埕亦逐渐形成[3]。三坑村民以此庙埕为中心,将狭小的村落入口设计为T字形,越入内部越开阔,形成易守难攻的三坑子老街[4]。该地兴盛之时,庙旁除有商店外还设有旅店[2]。1897年,庙宇以风水为由迁往西北处今三坑子青钱第前方,并增奉开漳圣王[3]

1924年,青钱第的张氏家族藉公地放领买下庙地,庙宇又回到咸丰年间所在[3]。随着桃园大圳建造,大汉溪水位骤降,三坑子码头失去功能,连带使得庙前街店没落[4]。1960年代,政府在附近设立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并规划二千米禁限建区,使得此庙多年未改建[5]

祭祀 编辑

龙潭永福宫建庙后,即是大平、三坑及佳安里的信仰中心[6]。主祀改为三官大帝,为庙宇首次迁来今址期间[3]。南桃园的三官大帝信仰,被认为与水圳系统有关,如三坑、大溪、八德的水圳地区都有信仰三官大帝[7]。今日龙潭永福宫以三官大帝为主祀,漳州人的开漳圣王、客家人的三山国王为陪祀的现象,被认为反应当地的族群融合[8]

农历正月十三是该庙最盛大的祭典日,八月初二日则有平安戏,九月二十四的荷叶先师祭则是二十世纪末新增的联合祭祀[9]。当地会以姓氏作八年轮值[3][10],如2010年轮到邱姓[10]

建筑 编辑

今日规模便该为1924年改建[3][8],为西施脊的三川殿[11],龙柱上有“大正十三年岁次甲子”落款[2]。正门两侧的石狮属广东狮的造型,雕刻属于清末民初的风格[11]。前殿柱子为二十四孝的原因,据说是经费不足,只够作正殿一对龙柱[8]。两侧设有厢房,曾为教授汉书的地方[12]

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以此庙作为剧情中的池府王爷[13]

参考 编辑

  1. ^ 罗平. 三坑子景色依舊盛況不再. 中国时报. 1995-08-08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邓荣坤. 桃園三坑村永福宮 見證大漢溪族群歷史. 人间福报. 2005-12-30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展演場地資訊 桃園市龍潭區永福宮. 文化部全国艺文活动资讯系统网. 2018-10-18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台湾)). 
  4. ^ 4.0 4.1 黄兴隆. 魅力新故鄉─龍潭三坑子. 中国时报. 1999-04-17 (中文(台湾)). 
  5. ^ 曹俊汉. 禁限建未解除怒火重上心頭連百年老廟皆難正身 龍潭三坑、大平、佳安村民決抗爭. 中国时报. 1999-08-08 (中文(台湾)). 
  6. ^ 黄俊铭. 好神! 荷葉先師金身 鬍鬚變白變長. 中国时报. 2006-11-16 (中文(台湾)). 
  7. ^ 陈建霖. 三官大帝信仰敬天惜地護水 展現客家傳統智慧. 大纪元时报. 2018-09-20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王晓铃. 永福宮 閩客神明同在屋簷下. 中国时报. 2011-11-19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台湾)). 
  9. ^ 陈大鹏. 永福宮 雕刻呈現民藝之美. 民生报. 2001-09-13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刘爱生. 開漳聖王聖誕 三坑村殺豬公. 联合报. 2010-02-27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陈姵颖. 講古 同祀客閩神明 凸顯文化包容. 联合报. 2013-07-29 (中文(台湾)). 
  12. ^ 罗建怡. 桃龍潭客家庄 荒涼地變有情天. 联合报. 1997-11-28 (中文(台湾)). 
  13. ^ 王丹荷. 《女外科》衝各平台冠軍 拍攝場景地點公開. 青年日报. 2022-06-08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