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Joshuawei!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邀请您参与中文维基百科第十次动员令

编辑
 
维基娘
  第十次动员令邀请函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Joshuawei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维基百科质量提升活动“第十次动员令”现正举行,并会于即日起至2012年9月30日继续进行,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小动员令的4个主题分别是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基础条目、自然与自然科学、世界各地。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信息请您参见第十次动员令的主页,并请至报名页面报名参与是次动员令,报名现已开放,而报名维基人必须至少有一条有效贡献,方可以报名参与,否则报名无效。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如果你不想在下次动员令再收到邀请,或想在下次动员令必定要收到邀请,请在此处加入你的用户名,谢谢。

-- Shack 2012年7月30日 (一) 19:29 (UTC)回复

2012年9月

编辑

  您好。您可能还没有发觉,当您在讨论页和所有开头是“Wikipedia:”的页面中参与讨论时,例如WP:NCH,您应该使用四个波浪号( ~~~~ )来在您的留言后签名。这将会自动将您的用户名或IP,以及发表评论的时间加入到页面当中。这些信息在其他维基人参与讨论时尤为有用。谢谢。 --广雅 范 2012年9月22日 (六) 16:19 (UTC)回复

恳切邀请阁下加入对基督教与暴力条目的持续关切与贡献

编辑

此条目现为Special:用户贡献/Shenzhuxi大量扩充(大部分内容来自英文维基)与监视。对于原版本中基督教之正面叙述与观点(例如圣经内明显支持非暴力的经文与注释家的观点)即便附有参考来源;只要英文条目没有记述,此君咸指为不可靠并整段删除[1];对于英文版本中批判基督教的叙述与观点,就算没有参考来源,此君却仍然译出且还变换字词([2]对应英文条目引言首段末句)。更令在下深感折服的是:该版本仅是此君账号的第十六次编辑,却已能引经据典地“诠释”维基方针[3]

更需注意的是,此君每次删除正面观点后,总是大量增加从英文维基来的强烈批判观点与叙述[4][5]。不论初衷为何,此举确已造成的结果是:威吓基督徒的编辑,造成我心里之极大压力与痛苦。不可不慎!27.245.46.130留言2013年12月23日 (一) 05:49 (UTC)回复

他最近更将我的这段文字([6]第39行)删除。此“清理”之行为已造成偏颇的报导,将使阅读者无法获悉该圣经事件之关键原委,易挑起宗教误解与对立。删除理由据称是由于不能对第一手来源作总结;但是如果参考来源是圣经注释本替圣经所作的总结,是被允许的。27.245.46.130留言2013年12月23日 (一) 05:49 (UTC)回复

基督教条目即附有本条目之连结,不可谓不重要。然而敝人现已心力交瘁,经心理师建议,已决定退出维基百科的编辑。盼有志者能接续关注与贡献。祝 编安。27.245.46.130留言2013年12月23日 (一) 05:4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