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安格麗娜

伊琳娜·安格麗娜希臘語Ειρήνη Αγγελίνα,約1181年—1208年8月27日),拜占庭公主,安格洛斯家族成員。因為她的兩次婚姻,她分別在1193年和1198—1208年間為西西里王后和德意志王后英語List of German queens。改宗天主教後改名瑪麗亞

伊琳娜·安格麗娜
西西里王后
在位1193
德意志王后
在位1198–1208
出生約1181年
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
(今土耳其伊斯坦堡
逝世8月27日1208年(26—27歲)
神聖羅馬帝國霍亨斯陶芬城堡
(今德國
安葬
洛奇教堂
配偶西西里國王魯傑羅三世
士瓦本公爵菲利普
子嗣碧翠克絲
瑪麗亞
庫妮根德英語Kunigunde of Hohenstaufen
碧翠克絲
王朝安格洛斯家族
父親伊薩克二世
母親伊琳娜

生平 編輯

伊琳娜出生於君士坦丁堡。她是拜占庭皇帝伊薩克二世·安格洛斯和原配的次女。伊薩克二世的原配很可能是帕里奧洛格斯家族的一個不知名者,母親不是希臘人,後來成為了修女,改名伊琳娜。[1][2][3][4][5][6]

她的父親伊薩克二世在1185年的德米特里奇斯戰役中決定性地戰勝了巴爾幹半島的諾曼入侵者西西里王國,從而開始了他的統治。1193年,西西里國王坦克雷迪因受困於與姑媽科斯坦察的丈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的王位之爭而與拜占庭和解,安排伊琳娜與他的長子魯傑羅在布林迪西結婚。魯傑羅被宣布為共治國王魯傑羅三世,[7]但在他父親於1194年2月20日去世之前不久於1193年12月24日去世。[3][8][9]

亨利六世征服西西里王國期間,伊琳娜於1194年12月29日與其他西西里王室成員被俘虜到德國,並於1195年4月2或3日與亨利的弟弟士瓦本和阿爾薩斯公爵菲利普訂婚,1197年5月25日在巴里結婚。[10][11][12]亨利六世希望以此獲得拜占庭的皇位宣稱權。她改名為瑪麗亞。[3][13][14][15]

皇帝於9月28日去世後,1198年3月8日,菲利普在米盧斯被選為羅馬人的國王。9月8日,瑪麗亞在美因茨大教堂出席菲利普的加冕典禮,但不詳她是否也一併加冕為王后。瑪麗亞已於1195年被廢的父皇勸她尋求菲利普支持他復位。她的弟弟阿歷克塞隨後在準備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在菲利普的宮廷呆了一段時間。菲利普接納他並支持他推翻伯父阿歷克塞三世為父皇復位,這樣菲利普自己也能得到一大筆錢作為交換。因此,她對1204年十字軍東征最終轉移到君士坦丁堡產生了早期影響。[3]韋爾夫家族後裔奧托抗衡的菲利普得以鞏固他對德意志王國的統治。1205年菲利普和瑪麗亞在亞琛再次加冕。但由於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支持奧托,菲利普始終未能加冕為皇帝。1208年6月21日,菲利普被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行宮伯爵奧托八世殺害,瑪麗亞第二次成為寡婦。[16]

在她的丈夫被謀殺後,當時懷孕的瑪麗亞在霍亨斯陶芬城堡退隱。她已身染重病,兩個月後的8月27日,她在那裡早產生下了另一個女兒。不久之後,母女雙亡。[13][17]施派爾大教堂的訃告提到了生於希臘的伊琳娜·瑪麗亞的死。她和她的孩子們被安葬在位於洛奇教堂的斯陶芬家族專有修道院的家族陵墓中。[3]她是唯一也是最後一位葬在那裡的最高級別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王后。1475年,神父阿爾堡的尼科勞斯·申克將修道院所有霍亨斯陶芬家族墳墓打開,並將遺骸聚集在修道院教堂中央教堂中殿的墳墓中。她的墳墓已毀,無法重建。[18]

子女 編輯

伊琳娜與菲利普共有五個女兒:[19]

  1. 碧翠克絲(1198年—1212年),1212年7月22日嫁給其父的對手奧托四世皇帝[20]三周後去世,無子女。
  2. 瑪麗亞(1201年—1235年),1215年8月22日前嫁布拉班特公爵亨利二世,[21]有子女。
  3. 庫妮根德英語Kunigunde of Hohenstaufen(1202年—1248年)。1224年嫁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一世[20]有子女。
  4. 碧翠克絲(1205年—1235年),本名伊莉莎白,1219年11月30日嫁卡斯蒂利亞國王費爾南多三世[22]有子女。
  5. 女兒[23](遺腹,生卒於1208年8月20日/27日)。她和她的母親因分娩併發症而去世。

有資料稱,菲利普和伊琳娜·瑪麗亞·安格麗娜的聯姻還產生了兩個短命的兒子雷納爾德和腓特烈,他們與母親一起葬在洛奇修道院。[24][25]然而,沒有同時期的消息來源可以毫無疑問地確定他們的存在。[19]

遺產 編輯

在他關於1199年菲利普國王馬格德堡聖誕節慶祝活動的詩中,吟遊詩人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將陪同他的瑪麗亞描述為「rose ane dorn, ein tube sunder gallen(中古德語意為「沒有刺的玫瑰,沒有利爪的鴿子」)」,稱她贏得了眾人的崇拜。[13]

雷根斯堡的石橋有一座約1207年建成、現在已經嚴重風化的女性加冕坐像。[26]

19世紀時,人們在挖掘教堂時發現一枚中世紀的琺瑯戒指,並宣布是瑪麗亞的結婚戒指。這枚「伊琳娜的戒指」多次被複製,是一枚很受歡迎的結婚戒指,後來在20世紀遺失。[27][28]於1898年12月16日在修道院教堂的南側教堂揭幕的伊琳娜紀念匾表達了這種浪漫的崇敬。[18]瑪麗亞多次被描繪為在她的丈夫菲利普旁邊,例如在采爾城堡的魏森瑙爾修道院或19世紀在科布倫茨附近的施托爾岑費爾斯城堡的手稿,[29]或在1198年歌頌這對夫婦的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的描述中。[13]

在她逝世800周年之際,2008年洛奇修道院的入口處豎起了一座斯陶芬家族石碑。[30]

2011年,拜占庭的伊琳娜·瑪麗亞王后記憶之友協會在格平根成立,從那時起,它每年都會頒發伊琳娜獎章作為旅行獎。其獎牌曾授予繪圖員兼畫家漢斯·克洛斯(2013年)和作家岡特·豪格(2015年)等。[31]

注釋 編輯

  1. ^ Klaniczay, Gabor. Holy Rulers and Blessed Princesses: Dynastic Cults in Medieval Central Europe. 由Eva Palmai翻譯.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99-100.
  2. ^ 伊薩克二世的原配通常被認為是一位名字未知的拜占庭貴族女性。在一份義大利版的尼塞塔斯·喬尼亞特編年史中,「拜占庭的偉大和災難」可以在第十四卷書中找到一個有趣的注釋。在德國國王的萬神殿斯派爾大教堂的訃告中發現了拜占庭資料所無載的伊薩克二世的第一任妻子和長女的名字。此處士瓦本的菲利普的妻子被記載為伊薩克和伊琳娜的女兒(這被R.Hiestand,Die erste Ehe Isaaks II.Angelos and seine Kinder,載於《拜占庭帝國奧斯特里希申城》(Jahrbuch der Ostererichischen Byzantinisk),第四十七卷,1997年,第199-208頁引為參考)。此伊琳娜可以被確認為喬治·帕萊奧洛格斯·杜卡斯·科穆寧的女兒;後者的兒子安德羅尼科斯·科穆寧杜卡斯被稱為伊薩克二世的內兄弟。
  3. ^ 3.0 3.1 3.2 3.3 3.4 (英文) Dinastie reali bizant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英文) Famiglia Angelo-genealo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德文) Isacco II genealogie mittelalte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31.
  6. ^ Previte-Orton 1977,第537頁.
  7. ^ 聖傑爾馬諾的里卡多的編年史回憶了伊琳娜的婚姻:所謂的坦克雷迪國王從西西里島來到普利亞 (...)君士坦丁堡皇帝伊薩奇奧,來自烏拉尼亞。在布林迪西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在那裡,他的兒子加冕為國王,這位國王帶著勝利和榮耀回到了西西里。卡西嫩塞斯年表也報導:坦克雷迪國王來到普利亞,將君士坦丁堡皇帝的女兒嫁給了他剛剛加冕為國王的兒子魯傑羅。
  8. ^ Норвич, Дж. Расцвет и закат Сицилийского королевства. Нормандцы в Сицилии: 1130—1194. М., 2005. ISBN 5-9524-1752-3 (俄語). 
  9. ^ Jacques Benoist-Méchin, Frédéric de Hohenstaufen ou le rêve excommunié, Perrin, 1980
  10. ^ Ciggaar 1996,第294頁.
  11. ^ 這段婚姻被歷史學家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提爾的威廉所著的《大海彼岸的歷史往事》的續作所記錄。
  12. ^ Jiri Louda et Michael MacLagan, Les Dynasties d』Europe, Bordas, 1995 ISBN 2-04-027115-5
  13. ^ 13.0 13.1 13.2 13.3 Ciggaar 1996,第240頁.
  14. ^ Peter Csendes: Philipp von Schwaben. Ein Staufer im Kampf um die Macht. Darmstadt 2003, S. 145, 156, 159, 165.
  15. ^ Houben 2002,第175頁.
  16. ^ Michael Newton. Famous Assassinations in World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2 volumes]. ABC-CLIO. 17 April 2014: 420– [2021-11-02]. ISBN 978-1-61069-28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17. ^ PHILIPP von Schwaben Deutscher König + 1208. www.manfred-hiebl.de.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0). 
  18. ^ 18.0 18.1 IRENE ANGELINA OF BYZANTIUM.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19. ^ 19.0 19.1 Weller 2010,第194頁.
  20. ^ 20.0 20.1 Stürner 1992,第295頁.
  21. ^ Baldwin 2014,第27頁.
  22. ^ Alemparte 1986,第181頁.
  23. ^ 在一些文章和家譜網站上名為「遺腹女碧翠克絲」;1但是,確認其姓名的主要來源尚未確定。
  24. ^ Jaime Ferreiro Alemparte. (ES)Acercamiento Mutuo de Espana y Alemania (俄語). 
  25. ^ Antonio Pérez Martín. España y Europa, un pasado jurídico común (Cometa S.A., 1986), 181. (俄語). 
  26. ^ Die Stauf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另見Abbildung 1878
  27. ^ Klaus Graf: Zur Datierung des sogenannten "Irenenrings" aus Kloster Lor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獲取自archiv.twoday.net. 2014年9月10日.
  28. ^ Abbildung in Staufer-Königin Irene - Rose ohne Dorn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獲取自hans-kloss.de. 2014年9月10日.
  29. ^ Digilib jQuery. [202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30. ^ Stauferstele Kloster Lor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獲取自stauferstelen.net. 2014年9月10日.
  31. ^ Website des Freundeskreis zum Gedenken von Königin Irene Maria von Byzanz e.V.. [2021-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6). 

資料 編輯

  • O city of Byzantium: annals of Niketas Choniates tr. Harry J. Magoulias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4).
  • Bruno W. Häuptli: IRENE (Angelou) von Byzanz, in: Biographisch-Bibliographisches Kirchenlexikon|Biographisch-Bibliographisches Kirchenlexikon (BBKL), vol. 28, Bautz, Nordhausen 2007, ISBN 978-3-88309-413-7, pp. 858–862.
  • Alemparte, Jaime Ferreiro. Acercamiento Mutuo de Espana y Alemania. Martín, Antonio Pérez (編). España y Europa, un pasado jurídico común. Cometa S.A. 1986 (西班牙語). 
  • Alio, Jacqueline. Queens of Sicily 1061-1266. Trinacria (New York). 2018. 
  • Baldwin, Philip B. Pope Gregory X and the Crusades. The Boydell Press. 2014. 
  • Ciggaar, Krijna Nelly. Western Travellers to Constantinople: The West and Byzantium, 962-1204. Brill. 1996. 
  • Stürner, Wolfgang. Friedrich II:Teil 1 Die Konigscheffschaft in Sizilien un Deutschland 1194-1220.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2 (德語). 
  • Weller, Tobias. Dynastische Politik.. Vienna: Andrea Rzihacek, Renate Spreitzer: Philipp von Schwaben. Beiträge der internationalen Tagung anlässlich seines 800. Todestages, Wien, 29. bis 30. Mai 2008. 2010: 193–214 (德語). 
  • Previte-Orton, C.W. The Shorter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1:The Later Roman Empire to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Houben, Hubert. Roger II of Sicily: A Ruler Between East and West. 由Milburn, Diane; Loud, Graham A.翻譯.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Bruno W. Häuptli. IRENE (Angelou) von Byzanz. Bautz, Traugott (編). Biographisch-Bibliographisches Kirchenlexikon (BBKL) 28. Nordhausen: Bautz. 2007. cols. 858–862. ISBN 978-3-88309-413-7 (德語). 
  • Maria Magdalena Rückert: Irene-Maria, Gemahlin Philipps von Schwaben, und ihre Kinder. In: Karl-Heinz Rueß (Hrsg.): Frauen der Staufer. Göppingen 2006, S. 74–89.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unter Haug: Die Rose ohne Dorn. Irene von Byzanz, die Königin des Hohenstaufen. Landhege-Verlag, 2011, ISBN 978-3-943066-00-5.
  • Previte-Orton, C.W. The Shorter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1:The Later Roman Empire to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Houben, Hubert. Roger II of Sicily: A Ruler Between East and West. 由Milburn, Diane; Loud, Graham A.翻譯.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外部連結 編輯

伊琳娜·安格麗娜
出生於:約1181逝世於:1208
王室頭銜
前任者:
阿塞拉的西比拉
西西里王后
1193
阿塞拉的西比拉同時在任
繼任者:
阿塞拉的西比拉
前任:
西西里的科斯坦察
德意志王后
1198–1208
繼任:
士瓦本的碧翠克絲
前任:
匈牙利的康斯坦西婭
士瓦本公爵夫人
1197–1208
繼任:
阿拉貢的康斯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