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勖(3世紀—303年1月27日),中國西晉官員,歷任廷尉豫州刺史車騎將軍中領軍

290年,楊駿想要討伐汝南王司馬亮,司馬亮向廷尉何勖問計。何勖回答:「現在朝廷人心歸附明公,明公為什麼不討伐別人而害怕被人所討伐!」有人勸說司馬亮率所部入朝廢除楊駿,司馬亮不能採納,乘夜馳赴許昌,故得免禍[1]

301年春正月,趙王司馬倫篡位。齊王司馬冏與豫州刺史何勖、龍驤將軍董艾共同舉兵,並派人聯結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常山王司馬乂及新野公司馬歆四位宗室,討伐司馬倫。四月,司馬冏率領何勖等在陽翟擊破張泓,斬殺孫輔等[2]。滅司馬倫,輔佐晉惠帝復位。司馬冏輔政,以車騎將軍何勖領中領軍。封葛旗為牟平公,路秀小黃公,衛毅陰平公,劉真安鄉公,韓泰封丘公,號稱「五公」。

淮南袁甫曾經對中領軍何勖說,自己能當縣官。何勖說:「想要當縣宰,不當台閣之職,為什麼?」袁甫說:「人各有所能,有所不能。譬如絲織品中最好不過就是錦,但錦不可做帽子五穀中最香美不過就是,但稻不可做鹹菜。所以聖王任用人才,必先看他的才器,如果不是全能之材,怎麼都當高官呢!黃霸馳名州郡,在京城沒有名聲。廷尉之材,不為三公,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何勖贊同,任命他為松滋令[3]

後來司馬冏被皇弟長沙王司馬乂討伐,大敗,大司馬長史趙淵殺何勖,抓住司馬冏投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晉書》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
  2. ^ 《晉書》卷四 帝紀第四 惠帝
  3. ^ 《晉書》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