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洛文(1536年—?),字啓圖,號震川,河南汝寧府信陽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何洛文

大明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籍貫 河南汝寧府信陽州
字號 字啓圖,號震川
出生 丙申閏十二月初一日
逝世 卒年不詳
配偶 配高氏,累封宜人;繼配張氏
親屬 (子)浴家、奕家、起家、振家
出身
  • 嘉靖四十年辛酉科河南鄉試第一名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河南鄉試第一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會試第五十七名,登二甲第六十五名進士[1][2][3],吏部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隆慶三年(1569年)九月授本院編修。明神宗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八月擢升修撰,充經筵日講官,萬曆元年六月升任右春坊右中允,七月主考應天府鄉試,四年八月主考丙子科順天府鄉試,十二月升右諭德兼侍讀,六年八月升翰林院侍讀學士掌翰林院事,七年十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仍掌院事,八年正月升任禮部右侍郎、兼官照舊[4],九年三月升本部左侍郎,兼官照舊,十月丁憂,十二年三月被御史丁此呂疏論致仕。事跡詳見《信陽州志》政事傳[5]。有《何震川先生集》二十八卷,其中詩集八卷。

家族

編輯

曾祖何信,封中書舍人;祖父何景明,提學副使;父何立,府同知進階奉政大夫。母戴氏,贈宜人;繼母王氏,封宜人[6]。弟何洛書(檢討)、何洛英(庠生)。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王興亞,馬懷雲. 河南历史名人籍里研究.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2年1月: 592. ISBN 7-5348-1886-9. 
  4. ^ 河南省信陽縣誌總編輯室 (編). 重修信阳县志. 1985年4月: 421. 
  5. ^ 《信陽州志》:何立字豫甫,景明仲子。七齡失怙恃,苦志好修,才華氣節,紹先起後。性嚴正,諸子雖貴,侍側未嘗不凜凜。中嘉靖癸卯鄉試,懷遠知縣。縣故苦徭賦,諸軍餉、糧馬、驛傳,督責旁午,民逃地荒,立為嬴縮輕重,調劑緩急,俾富無蹄財,貧紆枲息。清訟平罰,下感上孚。府役不輕下縣,避罪者不敢匿,陵戶所盜發即擒,水陸毫不為梗,贍事展物,賓至如歸。廣招復業,人予牛種,三年仍徵其賦,引宿逋者有禁人來告,著故土者日以數十百計。月試諸生,崇獎節義孝悌,而糾其違荊。途遠近,雍雍如也。政成,擢丞德安,署雲夢、隨州,俱著賢聲。一時台司嘉重,僚友質成,薦牘屢騰,且有超擢。而立浩然賦歸,不獲則求賚捧以行,入賀禮畢,堅疏乞休,朝紳高其誼,偕賦都門解組詩以贈,陳文瑞公實為之冠。行之日,祖帳聚覩曰:此何必減二疏耶?里居結文酒社,秉禮崇儉,化俗維風,杜門課讀,絕口不干公事。懷遠謳思,先後請於台使者邵公陛、胡公秉性、崔公廷試,允建生祠,徵大司寇王公世貞為碑記,詳具淮浦遺思録中。壽逾大耋,臨終治命琅琅,且曰:人生如此而來,如此而往,獨往獨來。正襟危坐而逝。何洛文字啓圖,立之子也。淵源家學,少著英稱。嘉靖辛酉裒然第一,文衡相賀,以為得人。乙丑成進士,改庶吉士,每試館閣輒冠曹耦,授編修。神宗登極,擢修撰,充經筵日講官,數受白金文綺之賜。歷中允、諭德、侍讀學士掌院事、詹事府少詹事、禮部左待郎,凡七任詞垣,周旋講幄者十年,每進講必先齋沐,期以精誠悟主,旁引曲喻,用規時政。及授簡詠古圖畫,上未嘗不稱善,乃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為講官詞臣之冠。與修兩朝實錄、起居注、大明會典,知貢舉者一,主畿試者二,分試南都者一,主武試者一,所識拔皆海內知名士。其知貢舉輒取諸卷預騭之,及放榜,五人無一爽者,人倫之鑑可知矣。以讀禮歸,遂致仕。歲甲午,中州大祲,洛文素無宦橐,鬻產賑饑,全活萬眾,詔建坊表閭,復具疏辭免,仍賜金幣。時璫焰張甚,鄰邑幾中礦禍,洛文勸朱守勿阿勿激,兩河地方咸受其賜。嘗與汝陽趙太宰、新蔡張中丞輩為山水游觴奕詩篇,不減香山洛社,卒賜䘏典,三子裕家、奕家、起家。
  6.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