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自凡(1934年—2004年),湖南新邵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師。曾任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橋隧處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第一座長大隧道——大瑤山隧道設計負責人。

生平 編輯

1934年,出生於湖南省新邵縣。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後考入湖南大學橋梁隧道系鐵道橋梁與隧道專業,於1960年學成畢業[1]。1964年,調入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1978年2月—1989年12月,他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座長大隧道——大瑤山隧道[2][3][4]。1978年,赴日本參加國際隧道協會技術交流會[1]。1987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5] 和鐵道部授予衡廣複線「開路先鋒」稱號[1][4]。1988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4]。同年,當選為湖北省第六屆政協委員[3]。1989年,獲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6],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0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1]。1992年,主持的「大瑤山長大鐵路隧道修建新技術」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7][8]。1993年,再次當選為湖北省第七屆政協委員[9]。2004年,病逝於湖南省長沙市。

成就 編輯

1978年至1988年間,厲自凡總體負責京廣鐵路大瑤山隧道的設計工作,並處理了九號斷層不良地質地段罕見的的坍塌和湧水問題。在隧道支護襯砌的設計中,學習借鑑國外「新奧法」,首次設計了複合襯砌[10][11],提高了襯砌的安全度,大大減少了木材和人力的使用,為大規模機械化施工創造了更寬敞的施工場地,有效加速了工程的進展[4]。著有《大瑤山隧道設計(之一、二、三)》[10]《大瑤山隧道九號斷層支護襯砌、注漿及集中堵水技術》[12]。其與大瑤山隧道和個人榮譽有關的10件物品均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13][1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邵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邵阳市志: 第六册》 1. 湖南省長沙市: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522 [2024-01-27]. ISBN 9787543815667. OCLC 867307574. 
  2. ^ 張學亮 (編). 共和国故事·衡广通途:衡广铁路复线建成通车. 吉林出版集團. 2011: 4, 39–40. ISBN 9-787-54631898-1. 
  3. ^ 3.0 3.1 《鐵四院志》編輯部 (車相吉, 劉果, 等). 铁四院志:1953-1993. 武漢: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2: 296–298. 
  4. ^ 4.0 4.1 4.2 4.3 交通編委會. 中国交通年鉴1991. 中國交通年鑑社. 1992: 103–104. 
  5. ^ 湖北省劳模. 湖北檔案信息網. [2024-01-13]. 
  6. ^ 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名单. 人民日報 第三版. 1989-09-29. 
  7. ^ 一九八七年大瑶山隧道贯通纪念石.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2024-01-14]. 
  8. ^ 趙玉林.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鸟瞰与探微.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328. ISBN 9787535117250. 
  9. ^ 才鐵軍, 雷風行. 神州大动脉 中国铁路建设一百二十年纪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330. ISBN 9787211028344. 
  10. ^ 10.0 10.1 厲自凡. 大瑶山隧道设计. 地下工程. 1983, (11). 
  11. ^ 朱敬民, 朱可善, 王立維, 顧金才, 汪建廷. 重庆菜袁路隧道模拟设计.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 (重慶市). 1983, (1): 41–47. 
  12. ^ 厲自凡; 李定越; 居世強. 大瑶山隧道九号断层支护衬砌、注浆及集中堵水技术.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 (北京: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1988: 659–666. 
  13. ^ 傅志寰, 曾培炎, 等 (編). 共和国辉煌五十年 鉄道事业卷. 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9: 212. ISBN 9787501746798. 
  14. ^ 百年国博 - 百年捐赠. 中國國家博物館. [2024-01-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