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第(?—?),字曰庸[1]福建福州府晉江縣人。

生平 編輯

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福建鄉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2],先在吏部觀政,後授職景陵縣知縣[3],在景陵公署中曾以詩歌作家書寄給親弟,詩文曰:「不久成歸耳,聊先報數行。真看衰相見,肯為熱官忙。酒可留新醅,花須蓄晚香。西園松竹下,早設竹方床。」[4],任職至弘光[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進士三代履歷》:吳第。曾祖志。祖傑。父期相。曰庸。《易》四房。壬寅年九月二十一日生。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丁卯七十二名,會試一百四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二名。吏部觀政。
  2. ^ 乾隆《晉江縣志·卷八·選舉志》:天啟七年 丁卯 科解元戴震雷榜……吳第 府學,庚辰進士……崇禎十三年 庚辰 魏藻德榜……吳第 景陵知縣
  3. ^ 民國《天門縣志·卷九·封建秩官辟舉古科目合表》:知縣……(崇禎)十四年……吳第 福建晉江進士
  4. ^ 道光《晉江縣志·卷七十六·雜志下》
  5.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五·列傳第十一》:(弘光)時湖北疆吏:……吳第,晉江人。崇禎十三年進士。景陵知縣。
官銜
前任:
奚士龍
明朝景陵縣知縣
1641年-1645年
繼任:
魏人傑
清朝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