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230年代—259年1月),三國東吳的皇族。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孫暠的孫子,孫綽的兒子,孫綝的弟弟,孫據孫幹孫闓的兄弟。

原魏將諸葛誕壽春叛亂司馬昭等率魏軍圍城,孫綝前去援救。屯安豐的吳將朱異屢戰不利,又不肯聽孫綝的命令死戰,被孫綝所殺。孫綝派孫恩代朱異,但孫恩得知諸葛誕已戰敗,因此並未參戰就引兵回國了。

太平二年(257年),吳主孫亮親政,孫綝恐懼,命弟弟威遠將軍孫據入蒼龍宿衛,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屯諸營。孫亮和姐姐公主孫魯班、岳父太常全尚、將軍劉承商議誅殺孫綝,但孫亮皇后全氏是孫綝堂姐之女,向孫綝洩密(一作全尚妻即孫綝堂姐本人洩密)。孫綝率眾夜襲全尚,派孫恩在蒼龍門外殺了劉承,包圍皇宮,廢黜孫亮,立孫亮兄琅琊王孫休為帝,命孫恩行丞相事,率百僚迎接。孫恩奉上玉璽符節,孫休三番辭讓後接受了。

孫休為安撫孫綝兄弟,以孫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孫綝兄弟五人全都封侯掌禁軍,權力超過皇帝,在東吳是前所未有的。後孫綝因向孫休進牛酒被拒,對左將軍張布吐露怨言,張布告知孫休。孫休害怕,對孫綝兄弟愈加賞賜,加孫恩為侍中,助孫綝分擔政務,分孫綝之權。

永安元年十二月,孫休誅孫綝三族,孫恩也一同被殺。

參考文獻 編輯

  • 《三國志》卷六十四·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 資治通鑑》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