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雲貢餅

茶饼

廣雲貢餅,又稱廣雲貢茶廣雲貢,是一類計劃經濟背景下的特殊普洱茶餅[1]

70廣雲貢

沿革 編輯

1960年至1970年期間,東南亞華僑普洱茶的需求量很大。然而當時只有廣東茶葉進出口總公司有出口權,經政府協調,廣東茶葉公司從雲南調集了一部分普洱茶青,加上廣東、廣西的茶青拼配成了一款黑茶用於出口。品級較低的茶青以散茶形式銷售,而品質較好的茶青被壓製成了餅茶[2]

由於茶青來自於雲南、而出口自廣東,此類茶餅也被稱為廣雲貢餅,改以土黃色油光紙包裝。標記上,將雲南茶葉公司的「八中茶」標誌里的「茶」字改為綠色,加標明「中國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及「普洱餅茶」宋體字樣。此外,廣東培育人工渥堆發酵工藝,生產出有廣東風味的普洱茶熟餅,味道較為出眾[3]。1973年,雲南茶葉公司取得出口權,雲南省開始大幅減少配往廣東的茶青,之後的廣雲貢餅逐漸減產直至停產。市面上主要以1960年代廣雲貢餅(60廣雲貢)和1970年代廣雲貢餅(70廣雲貢)為主。因茶餅中的雲南大葉茶比例不同:60廣雲貢味道醇厚飽滿,而70廣雲貢較為清新純正但內質較為遜色[4]

1974年,雲南派昆明茶廠吳啟英、下關茶廠羅乃炘等到廣東學習,並將「發水茶」等加速發酵技術帶回雲南[3]

參考 編輯

  1. ^ 葉羽晴川編著. 普洱茶寻源.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4.06: 138. ISBN 7-5019-4382-6. 
  2. ^ 李浩. 普洱茶经 成为普洱茶品鉴冲泡收藏养生专家.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7.09: 162. ISBN 7-5442-3623-4. 
  3. ^ 3.0 3.1 朱仲海著. 普洱茶鉴赏收藏投资指南.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2015.08: 27–28. ISBN 978-7-5044-9057-5. 
  4. ^ 李韜著. 不负舌尖不负卿. 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 2013.09: 180–181. ISBN 978-7-5637-2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