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潔(),地方教會同工青島教會長老

1935年1月[1],張子潔受倪柝聲的差遣,來到青島無棣一路1號,建立青島地方教會。信徒人數增加,聚會處容納不下。張子潔亦赴山東各地,加強教會。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查封了青島有英、美差會背景的教堂,青島教會因與外國差會無關而照常聚會。1942年,信徒陳子萬陽本印染廠董事)捐建了龍山路4號聚會所。占地面積1,324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可容信徒1,500人聚會。但是不久因青島教會拒絕參加日籍牧師山村好美組建的「華北基督教團青島分團」,而被日軍強令停止聚會。

1945年日本投降,青島教會恢復聚會。1948年,張子潔參加了倪柝聲在福建鼓嶺舉辦的同工長老訓練。回到青島以後,從1949年春節開始,張子潔帶領青島教會全體傳福音,信徒迅速由300餘人增至4,000人,除了龍山路4號聚會所以外,還分為20個家聚會[2]

1950年,青島教會成為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新疆工作區的中心教會,部分信徒全家移民蘭州、包頭、西安等地。

1951年3月,張子潔邀請上海的自由布道家顧仁恩來青島,在龍山路4號聚會所布道,顧仁恩因「散布反動言論」和「驅病趕鬼」被逮捕。同年,在土改運動中,青島教會1,500餘名信徒參加簽名,上書毛澤東主席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保留福州鼓嶺執事之家」的土地。6月,青島教會參加青島市基督教「三自」運動籌備委員會。年底,張子潔長老、張世平以「反革命罪」被捕。青島教會的聚會人數銳減。張天人繼續負責青島教會,經過先後二次退出「三自」,終於因「愛國教徒的幫助」和「政府的感召」而公開認錯,第三次參加了這一組織[2]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