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制度一種起源於周代宗法制度祠堂(包括帝王的宗廟)、墓地中祖先的排列順序。就是根據昭穆制度決定的,主要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此外,昭穆的排列順序還應用在古代向祖先祭祀行禮時子孫如何排列。

左昭右穆: 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指宗廟、墓地或神主的輩次排列。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延伸到民間,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以始祖居中,以始祖座向觀之,一世、三世、五世位於始祖的左方,稱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右方,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廟、墳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故亦稱左昭右穆制。

周朝始祖居中 王季
右穆 二世 武王 左昭 一世 文王
右穆 四世 康王 左昭 三世 成王
右穆 六世 穆王 左昭 五世 昭王

由於日月星之運行多在中天以南,故古人觀天象是坐北朝南。因此,「昭穆」之命名,以日東昇稱「昭」,在左(龍邊),昭有明義;日西落,在右(虎邊),故稱「穆」,「穆」甲骨文象收穫。另外,春秋時期的昭穆還有尊卑的含義。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為尊,北向為卑,都有這種意味。

中國各地孔廟之四配聖位置排列,亦先左次右,先北次南。

至聖先師 孔子
曾參 宗聖 顏回 復聖
孟子 亞聖 孔伋(子思) 述聖

昭穆制度在周朝獲得廣泛應用,對墓葬、祭祀等儀式都是重要的參考[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陳曉丹. 中国文化博览3. 青蘋果數據中心. 26 November 2013: 53–54 [2019-03-05]. GGKEY:4K4PDXS61G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2. ^ 於永昌,楊槐. 孔子柏拉圖教育思想合璧. 千華駐科技出版有限公司. 1 January 2019: 403 [2019-03-05]. ISBN 978-957-592-3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