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鵐

鵐科鵐屬下的一種鳥類

黑臉鵐,學名Emberiza spodocephala,又名灰頭鵐、青頭雀、蓬鵐、青頭鬼兒、青頭愣。

黑臉鵐
成年雄鳥
雌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鵐科 Emberizidae
屬: 鵐屬 Emberiza
種:
黑臉鵐 E. spodocephala
二名法
Emberiza spodocephala
Pallas, 1776
Emberiza spodocephala

生態環境 編輯

黑臉鵐廣泛活動於海拔3000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區,生活於山區的河谷溪流,平原灌叢和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環境中,常常結成小群活動,但是在繁殖季節回成對活動,生性大膽,不怕人,常能與人非常接近。

分布地域 編輯

黑臉鵐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東部,見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印度緬甸尼泊爾;在中國見於東北地區、華北大部、華中華南大部,其分布南限直抵廣東沿海,分布西限在雲南四川陝西甘肅一線,在海南島台灣等離島亦有本物種東方亞種的分布。

特徵 編輯

黑臉鵐體形略大,約17厘米左右,雄雌個體同形異色。分為三個亞種,亞種之間有一定的差異。

指名亞種 編輯

  • 雄性:頭頸部、枕部、喉部均為青灰色,顏色中略先橄欖綠;嘴基部、眼先、面頰等部位顏色略深顯灰黑色;上背和肩部呈橄欖綠色微沾紅褐色,下背、腰部以及尾上覆羽褐色並帶黑色縱紋;兩枚外側尾羽外胛白色,其餘尾羽褐色;雙翅中覆羽和大覆羽羽緣白色,在翅膀上形成兩道翅斑,飛羽、和覆羽的其他部位均呈褐色色調;胸部和兩脅呈淡淡的硫磺色,脅部還綴有褐色縱紋,愈向後,硫磺色愈淡,腹部和尾下覆羽呈白色。
  • 雌鳥頭頸部以褐色為基調,眉紋和頰紋細長呈黃白色,頰紋在耳羽後向上延伸與眉紋相連,耳羽褐色羽軸黑色,頜部色淺淡;上體餘部與雄性相似,下體自喉至胸部及兩脅黃色,胸測和脅部具褐色縱斑,總體顏色不及雄性鮮明。

東方亞種 編輯

  • 雄性:頭部顏色較指名亞種更偏橄欖綠色,胸部的硫磺色更加飽滿,黃色區域延伸至下腹部,兩脅的褐色縱斑較指名亞種黯淡。
  • 雌性:面部頰紋較指名亞種模糊胸部和腹部密布褐色縱紋,縱紋之密顏色之深遠甚於指名亞種。

日本亞種現已被歸類為單獨的物種花臉鵐(也稱「日本黑臉鵐」)。[1][2]

繁殖與保護 編輯

鵐屬鳥類多系食谷鳥,黑臉鵐亦不例外。據野外觀察,黑臉鵐鵐冬春季食譜以野生草種、植物果實和各種穀物為主,但是在夏季本物種以昆蟲為主要食物。

黑臉鵐在每年的5月中旬開始求偶,5月下旬到6月中旬築巢,巢呈碗狀,以草莖、草根和樹葉等材料交織而成,內墊毛,細草等柔軟材料,巢平均外徑約9厘米,平均內徑約5厘米,高7厘米,深3-4厘米,巢址選擇在低矮灌叢的地面或者近地面的樹枝上。本物築巢之後即行產卵,每巢產卵5枚左右,卵呈天藍色,表面散布褐色斑點,孵化期12-13天。雛鳥生長迅速,留巢期12-13天,據鄭光美等人的研究,雛鳥體重生長符合logistic方程漸近線15.3g,拐點3.85,增長率0.557,其生長方程的具體形式為:

 

本物種未被列入保護動物目錄,其在中國的分布地域廣泛,種群數量較大,但是受到非法捕獵的威脅,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由於中醫理論認為黑臉鵐除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鮮用或焙乾有補益、解毒的功能。因此本物種會被作為中藥材而遭到捕獵和利用。

外部連結 編輯

黑臉鵐觀測記錄

  1. ^ Päckert, M.; Sun, Y.-H.; Strutzenberger, P.; Valchuk, O.; Tietze, T.; Martens, J.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endemic bunting species (Aves, Passeriformes, Emberizidae, Emberiza koslowi ) from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PDF). Vertebrate Zoology. 2015, 65 (1): 135–150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29). 
  2.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編). Sylviid babblers, parrotbills, white-eye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2.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January 2021 [22 Ma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