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光子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年前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光子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8年4月9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8年4月22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4年6月10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17年4月23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基礎條目 光子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what's that? 編輯

"光子的結構

   参见:量子色动力学

根據量子色動力學,光子既能以無尺寸粒子的方式參與相互作用,也能以一組夸克和膠子的集合體,即強子的方式參與。決定光子結構的並不是像質子那樣由傳統的價夸克分布,而是由無尺寸光子的漲落而形成的部分子的集合。"?--F-22A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20:36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08年4月9日 (三) 09:00 (UTC)回覆


舊光子 paleophoton 編輯

Definition of paleophotons or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日語) 宇宙マイクロ波背景放射) or 舊光子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The low energy thermal part of the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原創內容 編輯

請參閱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提名區#光子。-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8日 (二) 01:19 (UTC)回覆

特色條目重審(第二次) 編輯

光子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物理學與天文學,提名人:-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9日 (日) 20:09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4月9日 (日) 20:09 (UTC) 至 2017年4月23日 (日) 20:09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缺乏來源:
  1. 「在化學和光學工程領域,光子經常被寫為 hν,即用它的能量來表示;有時也用 f 來表示其頻率,即寫為 hf。」;((2/2) 資料已補 -- Bluedeck)
  2. 一整個「量子關係式」章節;( 資料已補 -- Bluedeck)
  3. 「光子的靜止質量嚴格為0[註 1]。根據規範場論,如果光子靜質量不為0,那麼庫侖定律也不是嚴格的平方反比定律[註 2]。使用上述量子關係式以及愛因斯坦質能等價關係可約略得到光子質量的上限:」;( 資料已有:注1、來源20 -- Bluedeck)
  4. 「由於光子的質量為0,光子的能量與動量的關係變為」;( 此為5號來源依存的推導結果,不需要更多來源 -- Bluedeck)
  5. 「因此前述的量子關係式中,光子的能量與其頻率 ν {\displaystyle \nu } \nu 或波長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lambda 有關:」;( 同前 -- Bluedeck)
  6. 「這裡用到光速與頻率、波長的關係式:」;( 資料已補 -- Bluedeck)
  7. 「同理,光子的動量向量與動量大小的關係式為」;( 同#4、#5 -- Bluedeck)
  8. 「其中, k {\displaystyle \mathbf {k} } \mathbf{k}是波向量,其大小 k ≡ | | k | | = 2 π / λ {\displaystyle k\equiv ||\mathbf {k} ||=2\pi /\lambda \,} k\equiv ||{\mathbf {k}}||=2\pi /\lambda \,即為波數,方向為光子的傳播方向。」;
  9. 「這似乎標誌著光微粒說的徹底終結。」;
  10. 「康普頓也因此獲得1927年的諾貝爾獎。」;(資料已補 -- Bluedeck)
  11. 「但如今這個問題的解答已經被包含在量子電動力學和其其後續的標準模型理論中。」;
  12. 「意圖在於在麥克斯韋理論的框架下為解釋光量子問題做最後的嘗試。這個模型的建立是基於兩個相當偏激的假設:」;
  13. 「物質與電磁輻射的相互作用中,動量和能量的守恆定律只有在取平均時才成立,而在吸收或發射的微小元過程中守恆律不成立;這個假設避免了討論能級躍遷時出現的能量不連續性,而將其理解為連續釋放能量的漸變行為。」;
  14. 「因果律被拋棄,例如自發輻射的過程只是一種「虛擬的」電磁場導致的輻射。」;
  15. 「而物質遵守量子力學的半經典模型。儘管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支持光子說的物理和化學實驗依據已經相當豐富,證據可能還是不能被認為絕對確鑿;因為這些實驗都依賴於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而一個足夠複雜的關於物質的量子力學理論則仍然有可能去解釋這些實驗現象。無論如何,七八十年代進行的光子相關性實驗已經完美地否定了所有半經典理論的正確性。由此,愛因斯坦關於光量子化的假說已經完全得到證實[註 4]。」;
  16. 「而一旦輻射到太空中只需8.3分鐘就可到達地球。基於經典電磁理論的波動光學對此的解釋是光波的電場引起了物質內部電子的極化,極化場和原有的光電場發生干涉造成波的延遲,這種效應在宏觀上表現為幾何光學的折射率;而從光量子的角度來看,這個過程可以被描述為光子與處於激發態的物質粒子(準粒子,如聲子或激發子)混合成為一個偏振子,偏振子具有非零的有效質量,這意味著它的運動速度不能達到光速。對於不同頻率的光,在物質中的運動速度可能是不同的,這種現象叫做色散。偏振子的傳播速度是光波的群速,是真正的光波能量的傳播速度,由能量對動量的導數給出:」;
  17. 「公式中變量的意義同前, E {\displaystyle E} E和 p {\displaystyle p} p是偏振子的能量和動量, ω {\displaystyle \omega } \omega 和 k {\displaystyle k} k是其角頻率和波數。光子與其他准粒子的相互作用能夠從拉曼散射和布里淵散射中觀測到。」;
  18. 「光子也能夠被分子、原子或原子核吸收,引發它們能級的躍遷。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視黃醛(C20H28O,見右圖)的分子躍遷,這是由諾貝爾獎得主、生物化學家喬治·沃爾德和他的同事於1958年發現的。光子的吸收甚至能夠打破化學鍵,例如氯的光解過程,這是光化學的研究主題。」;
  19. 「光子也不是一種傳統的粒子,單個光子在雙縫實驗中的機率分布似乎說明當它穿過雙縫之一時「知道」另一條的存在。光子看上去像是一種無尺寸的粒子,原因是它能夠被那些尺寸遠小於其波長的粒子,例如原子核(10-15米)和同樣無尺寸的電子,整體地吸收或發射。根據我們當前對光子的理解,光子是產生電磁場的原因,而光子本身的存在是局域的規範對稱性和量子場論定律的結果。」;
  20. 「這是海森堡的一個假想實驗,討論的是用一個理想的伽瑪射線顯微鏡去確定一個電子的位置的情形。假設電子的位置確定在顯微鏡的分辨本領可達的範圍之內,這用經典光學表示為」;
  21. 「這裡θ是顯微鏡的孔徑角。由此得到的位置不確定度 Δ x {\displaystyle \Delta x\,} \Delta x\,可以隨著用來觀測電子的光波長λ 的減小而變得儘可能小;然而此時由于波長λ的減小,用來觀測電子的光子動量增大,這使得光子在電子上發生散射造成電子的動量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如果光不是量子化的,則電子的動量不確定度則可以通過減小輻照度來逐漸降低。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同時調節波長和輻照度就相當於能夠同時確定位置和動量,這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與之相反的是,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是符合不確定性原理的:當光子被散射到孔徑角內,傳遞的動量不確定度為」;
  22. 「對於光子類似的一條不確定性原理是說無法同時測量一束電磁波中光子的數量n(參見福克態與下文的二次量子化)和這束電磁波的相位φ,兩者不確定度的關係為」;
  23. 「愛因斯坦假設一個系統從低能級 E j {\displaystyle E_{j}\,} E_{j}\,向高能級 E i {\displaystyle E_{i}\,} E_{i}\,躍遷時吸收頻率為 ν {\displaystyle \nu \,} \nu \,的光子的速率 R j i {\displaystyle R_{ji}\,} R_{ji}\,與處於低能級 E j {\displaystyle E_{j}\,} E_{j}\,的分子數 N j {\displaystyle N_{j}\,} N_{j}\,,以及周圍具有此種頻率 ν {\displaystyle \nu \,} \nu \,的光子數密度成正比:」;
  24. 「其中 B j i {\displaystyle B_{ji}\,} B_{ji}\,是系統的吸收係數。」;
  25. 「愛因斯坦還進一步假設從高能級 E i {\displaystyle E_{i}\,} E_{i}\,向低能級 E j {\displaystyle E_{j}\,} E_{j}\,躍遷時發射頻率為 ν {\displaystyle \nu \,} \nu \,的光子的反向速率 R i j {\displaystyle R_{ij}\,} R_{ij}\,由兩項組成:」;
  26. 「其中 A i j {\displaystyle A_{ij}\,} A_{ij}\,是與系統自發輻射的係數,而 B i j {\displaystyle B_{ij}\,} B_{ij}\,是受激輻射的係數。愛因斯坦證明在系統處於熱平衡時,普朗克的量子假說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E=h\nu\,是這些假設成立的必然結果,並且這與系統的材料組成無關。」;
  27. 「這是相對於早期的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在勢阱中運動的物質粒子的量子化(代表著「一次量子化」)而言的。」;
  28. 「由全同玻色子組成的孤立系統,處於熱平衡時,分布在能級εi的粒子數為,Ni=gi/(e^(α+βεi)-1)。α為拉格朗日乘子、β=1/(kT),由體系溫度,粒子密度和粒子質量決定。εi為能級i的能量,gi為能級的簡併度。」;
  29. 「在經典理論中就可以證明,電磁場的傅立葉模式,這個由其波矢k和偏振態標記的平面電磁波的一組完備集合,和無耦合的諧振子的一組集合等價。在量子力學中,這組諧振子的能級可用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E=h\nu\,表示, ν {\displaystyle \nu \,} \nu \,是諧振子的頻率。而下一個關鍵步驟就是證明電磁場的每一種傅立葉模式的能級都對應可用 E = n h ν {\displaystyle E=nh\nu \,} E=nh\nu\,表示的具有n個光子的一個態,每一個光子的能量是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E=h\nu\,。這種方法給出了正確的能量漲落公式。」;
  30. 「他將一個電荷和電磁場的相互作用處理為引起光子能級躍遷的微擾,能級躍遷造成了光子數量的變化,但總體上系統滿足能量和動量守恆。狄拉克成功地從第一性原理導出了愛因斯坦係數 A i j {\displaystyle A_{ij}\,} A_{ij}\,和 B i j {\displaystyle B_{ij}\,} B_{ij}\,的形式,並證明了光子的玻色-愛因斯坦統計是電磁場量子化的自然結果(玻色的推導過程正好相反,他在假設玻色-愛因斯坦統計成立的條件下導出了普朗克公式)。在狄拉克的時代,人們還不知道包括光子之內的所有玻色子都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31. 「在現代物理的符號系統中,電磁場的量子態是用一個福克態來表示,這是每一種電磁場模式對應的量子態的張量積:」;
  32. 「這裡 | n k i ⟩ {\displaystyle |n_{k_{i}}\rangle } |n_{k_i}\rangle表示的量子態意為有 n k i {\displaystyle \,n_{k_{i}}} \, n_{k_i}個光子處於模式 k i {\displaystyle k_{i}\,} k_i\,下。在這種符號系統中,模式 k i {\displaystyle k_{i}\,} k_i\,下產生一個新光子的過程被記做 | n k i ⟩ → | n k i + 1 ⟩ {\displaystyle |n_{k_{i}}\rangle \rightarrow |n_{k_{i}}+1\rangle } |n_{k_i}\rangle \rightarrow |n_{k_i}+1\rangle。這只是波恩、海森堡和約當的概念的一種數學表述,並沒有更多的物理內容。」;
  33. 「對於電磁場,這種規範對稱性是複數的局域阿貝爾U(1)對稱性,複數代表著可以自由改變其相位,而不改變其實數部分,例如能量或拉格朗日量是複數的實部。」;
  34. 「當一個系統輻射出一個光子,從相對系統靜止的參考系來看,能量相應地降低了一個光子對應的能量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E=h\nu\,,這造成系統質量降低了 E / c 2 {\displaystyle E/c^{2}\,} E/c^2\,;同樣地,系統吸收光子時質量也會增加相應的值。」;
  35. 「這裡討論的是光子在當今技術中的應用,而不是泛指可在傳統光學下應用的光學儀器(如透鏡)。雷射是二十世紀光學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其原理是上文討論的受激輻射。」;
  36. 「普朗克的能量公式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E=h\nu經常在工程和化學中被用來計算存在光子吸收時的能量變化,以及能級躍遷時發射光的頻率。例如,在螢光燈的發射光譜的設計中,會使用擁有不同電子能階的氣體分子,然後調整電子的能量並且用這些電子去碰撞氣體分子,這樣,可以得到想要的螢光[註 6]。」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9日 (日) 20:09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首先,你要明確這是一篇科學相關的條目,有些純公式的推導內容為何需要來源?其次,例如「這是海森堡的一個假想實驗,討論的是用一個理想的伽瑪射線顯微鏡去確定一個電子的位置的情形。假設電子的位置確定在顯微鏡的分辨本領可達的範圍之內,這用經典光學表示為」、「這裡討論的是光子在當今技術中的應用,而不是泛指可在傳統光學下應用的光學儀器(如透鏡)。雷射是二十世紀光學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其原理是上文討論的受激輻射。」這樣的描述性語句(用於輔助閱讀條目)如何尋找來源?在還請您在FAR前通讀一遍條目,別一看沒來源就複製粘貼!--Whaterss留言2017年4月11日 (二) 02:52 (UTC)回覆
    • 一一答覆:
    1. 「有些純公式的推導內容為何需要來源」當然需要來源,WP:NOR方針雖有指「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譬如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但此條目的公式顯然不是「日常計算」(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公式,如果不適用WP:NOR方針的「日常計算」例外,當然必須依據WP:VWP:CS提供可靠來源加以佐證-就方針解釋,就算是科學條目也不例外。
    2. 再者,為何「這裡討論的是光子在當今技術中的應用,而不是泛指可在傳統光學下應用的光學儀器(如透鏡)。雷射是二十世紀光學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其原理是上文討論的受激輻射。」這樣的句子不需要列明來源?為什麼原理是「受激輻射」?「雷射是二十世紀光學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是從何得出的?是由誰認定的?目前來看,這是扎扎實實的原創研究。
    • 綜上,此條目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1日 (二) 03:16 (UTC)回覆
      • (:)回應:「雷射是二十世紀光學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這一句確實有問題,既然不影響條目總體內容,我就直接移除了。至於你說的「這樣的句子不需要列明來源」還是我上面所說,此類句子是為了解釋下文說明的內容,你讓編者怎樣列來源?無可理喻!「為什麼原理是「受激輻射」」,還請參見光子#受激輻射和自發輻射。其次,我仔細看了一下條目,唯一的計算內容已經有了「Halliday, David; Resnick, Robert; Walker, Jerl, Fundamental of Physics 7th,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5, ISBN 0-471-23231-9」這一來源。--Whaterss留言2017年4月11日 (二) 13:17 (UTC)回覆
        • 36個問題中的大部分問題未解決,如:「在化學和光學工程領域,光子經常被寫為 hν,即用它的能量來表示;有時也用 f 來表示其頻率,即寫為 hf。」等眾多字句依然沒有來源,該條目依然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1日 (二) 14:17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者未在條目頁面懸掛來源請求模板,必須給予編輯者足夠時間搜尋來源。--老陳留言2017年4月12日 (三) 05:07 (UTC)回覆
    • FA的重審期長達14天,這樣的時間完全足夠修改。且,是否懸掛模板也與是否符合標準沒有關係,顯然未懸掛模板,此條目依然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2日 (三) 05:14 (UTC)回覆
      • 社群的能量有限,同時提太多無法達到有效討論。且以萬字篇幅來說,審和修都非常耗時,14天扣掉工作日其實沒剩幾個小時可用。請慢慢來。倘若條目沒有足夠的人力進行討論,容易流於正反立場的投票而已,葉又嘉就曾經在禮拜六日這麼提過許多撤銷,引來許多人索性不評直接投保留,這樣的結果和設立評選的初衷相去甚遠。--Jasonzhuocn留言2017年4月12日 (三) 10:31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什麼是日常運算?這個定義隨著讀者群體的變化而變化。假如我撰寫的是文學人物條目,那麼計算發表作品每日平均字數就是日常運算;假若我撰寫的是金融內容,那麼我根據標的的表現計算的夏普比率對於讀者而言就是日常運算;假若我編寫的是塊密碼條目,那麼我根據輪算法計算的加密CPU時間就是日常運算。之所以允許日常運算的發表無來源,是因為能夠看懂計算內容的讀者不需要來源就有能力分辨內容的真實性。物理之公式推導亦是如此。當需要讀懂一個公式的前提條件是能夠理解公式是怎麼來的,那麼對於該公式的受眾而言,要求其來源就如同之要求 3E22 * 8E4 = 2.4E27 的來源一樣不切實際。Bluedeck 2017年4月13日 (四) 14:23 (UTC)回覆
    • @Bluedeck閣下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WP:NOR方針舉例很明白:只有類似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的簡單計算,才屬於「日常運算」,WP:NOR方針並不同意方針可隨讀者群體的變化改變。且以上表列大量缺乏來源的內容,有不少並非算式,而是個別字句。假使WP:NOR方針突然同意方針可隨讀者群體的變化改變,這些沒有來源的字句(如:「在化學和光學工程領域,光子經常被寫為 hν,即用它的能量來表示;有時也用 f 來表示其頻率,即寫為 hf。」、「由於光子的質量為0,光子的能量與動量的關係變為」、「「光子的靜止質量嚴格為0[註 1]。根據規範場論,如果光子靜質量不為0,那麼庫侖定律也不是嚴格的平方反比定律[註 2]」)依然令該條目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3日 (四) 14:45 (UTC)回覆
      • @ Aotfs2013不對。我把這段全文引用過來看:「日常計算: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譬如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但須確保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換言之,只要(1)計算所需的資料有出處,(2)眾編者同意計算的手續和精度,則「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Bluedeck 2017年4月13日 (四) 14:50 (UTC)回覆
        • @Bluedeck此方針的完整解釋應是:
        • 「本方針並不限制日常計算的內容」
          • 開宗明義。
        • 「譬如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
          • 為前述的「日常計算」定義。
        • 「倘若眾編者同意其算法和計算是正確的」
          • 為兩數求和、單位換算、年齡計算屬於「日常計算」提出附帶條件。
        • 接著方針制定者使用了一個句號以與後句區隔:
        • 「但須確保這類計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個來源中全部得到查證」
          • 補充說明。縱使日常計算不被方針所限制,依然得確保這些計算所使用的訊息可得到查證(例如:雲林捷運80公里長,需使「雲林捷運棕線是50公里、藍線30公里」可得到查證)
        • 通過多個來源綜合得到的數據的計算結果則不適合出現在條目中。
          • 直接說明不適用對象。若公式中所引用的個別數據是好幾個來源綜合而成的,則不能被「日常計算」所例外。
        • 以上。換言之,方針對於「日常計算」的認定標準非常精準、明確,「(1)計算所需的資料有出處,(2)眾編者同意計算的手續和精度」不代表是「日常計算」。-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3日 (四) 14:59 (UTC)回覆
          • @ Aotfs2013我先無視我們對「譬如」一詞的語義上的分歧,雖然我認為此處的譬如含有「包括但不限於」的含義。如果把栗子進一步拿來講,其實夏普比率就是兩數求商而已,算法複雜度就是乘法而已,微積分就是加法而已,這些算法在其各自的專業分野就是日常計算。假如,加入我把一個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列明來源,再把波動率列明來源,然後我聲稱,因此,收益率除以波動率=4,這顯然就是日常運算。而這和我直接聲稱投資組合的夏普率是4是完全一樣的,變化的只是概念和術語。Bluedeck 2017年4月13日 (四) 15:04 (UTC)回覆
            • @Bluedeck「這些算法在其各自的專業分野就是日常計算」,所謂「簡單」加、減、乘、除的「日常計算」例外,並不是站在各類型條目的專業分野所提供的。到了專業分野,就得依WP:列明來源方針提供可靠來源使公式得以獲得佐證。所謂日常,並不是專業分野中的日常。此外,還是要強調,縱使今日方針修改為日常計算是站在專業分野所定義,光子條目依然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因為光子條目中的許多字句缺乏來源,而不僅僅是公式的問題。-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3日 (四) 15:11 (UTC)回覆
              • 我的主要論點是這樣的:所謂的專業計算的專業性並不在於計算,而在於定義。所有的計算如果難以理解,都不是難以理解計算,而是難以理解定義。計算本身是非常簡單的。因此,挑ref的毛病的時候,要想著「為什麼這麼算?誰規定的sharp是alpha/sigma?」,而不應該想著應該「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沒有任何一個來源這樣地算過。」。Bluedeck 2017年4月13日 (四) 15:23 (UTC)回覆
                • @Bluedeck這是我的論點:日常(或Antigng說得「例行」)計算的非原創研究通融,只適用於最基本(Basic arithmetic)的加、減、乘、除,而不適用於進階的「專業計算」,如果要讓「專業計算」適用,此方針的此章節需要更名。-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4月13日 (四) 15:56 (UTC)回覆
  • 糾中文字還不如看看英文原文是什麼吧。
routine的本意是日常嗎?不是,是例行。For example(您們糾的這個譬如)是定義嗎?不是,是舉例說明。--Antigng留言2017年4月13日 (四) 15:40 (UTC)回覆
5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4月24日 (一) 01:4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光子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11日 (一) 23:32 (UTC)回覆

返回 "光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