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良知者!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Archer0630留言2015年3月7日 (六) 13:30 (UTC)回覆

2015年3月 編輯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每個人都可以對維基百科做出建設性的貢獻。但是討論頁的作用是記錄討論。即使是善意地改寫別人的意見或投票,正如您在Wikipedia:請求保護頁面所做的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您可以在歡迎頁面了解到更多注意事項與編輯技巧。謝謝您的合作!--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3月7日 (六) 13:45 (UTC)回覆

2015年4月 編輯

  您好,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我們邀請每個人為這個百科全書貢獻有建設性的資料,但是您鄭經所加入的內容並不符合版權的有關規定。 簡而言之,維基並不允許複製來的文章。您今天向維基百科提交的內容有可能是我們需要的,因此我們希望你能花點時間,用自己的話改寫文章內容,這樣就不會有人說你侵權了。希望您下次撰寫條目時能秉持原創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來作為編寫守則,切勿抄襲。記住這一點:數量不會給你帶來好處,只有質量能為你贏得榮譽。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太刻薄留言2015年4月10日 (五) 10:46 (UTC)回覆

 

請勿將受版權保護的資料在未經版權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加入維基百科,例如您在「鄭經」所做。基於合法性考量,維基百科不能接受違反版權、取自其他網站或出版物的文字或圖片,此種增訂將會被刪除。您可將其他網站作為參考的「資料來源」,但不是「內容來源」。維基百科十分重視違反版權事件,持續違反者將被禁止編輯。--太刻薄留言2015年4月10日 (五) 11:15 (UTC)回覆

關於人殉 編輯

其實有關契丹人殉制度的研究很多,它導致遼金元的人殉陋習,元朝的蒙古人很大一分是接收遼人,但成吉思汗的乞顏部似乎沒這習俗,也就是元朝皇帝最初都是拉回漠北去埋,後期受喇嘛教的影響,有可能轉換成火葬為主要手段,但這並不能表明元朝皇帝沒有殉葬習慣,元朝就沒有,河北一代漢人有可能在遼朝就有這習俗,金朝更擴大至整個三北地區,史載南宋是沒這習慣的,所以在明初原來被稱為南人的地區,和北方被稱為漢人、漢兒的地區,習慣是不同的,如果想證實朱元璋是因循前朝陋俗,應從此處論述,而不是找元代皇帝有無這習慣著手,以上。

授予IP封禁例外權通知 編輯

您好,現已授予您臨時的IP封禁例外權限,登入後即可編輯頁面。如果您超過6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或是權限時效過期,權限會被解除,您可以在期限快過期時申請延長。如果該權限已無用,請申請解除權限,或是自行移除。詳見Wikipedia:IP封禁例外。祝您編輯愉快。--Xiplus#Talk 2019年1月21日 (一) 12:55 (UTC)回覆

非常感謝Xiplus的幫助!辛苦啦!--良知者留言2019年1月21日 (一) 13:15 (UTC)回覆

很抱歉地通知您,先前授權之後,與數名管理員討論認為您的申請需要更多檢查後才能決定,因此暫且移除權限。因此給您帶來的不便還請諒解。--Tiger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04:50 (UTC)回覆

因不活躍而取消IP封禁例外權限的通知 編輯

  您好。根據解除權限方針,任何超過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用戶可被除權,因此如果您在1個月內沒有任何編輯紀錄,您的IP封禁例外權限將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權限,請開始編輯(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戶頁或沙盒做任意的編輯)。如果您已被解除權限,您可以在有需要編輯時再次提出申請A2093064-bot留言2019年10月29日 (二) 06:14 (UTC)回覆

因不活躍而取消IP封禁例外權限的通知 編輯

  您好。根據解除權限方針,任何超過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用戶可被除權,因此如果您在1個月內沒有任何編輯紀錄,您的IP封禁例外權限將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權限,請開始編輯(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戶頁或沙盒做任意的編輯)。如果您已被解除權限,您可以在有需要編輯時再次提出申請A2093064-bot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20:4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