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榦(1152年—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福州閩縣浦下(今福建福州市倉山區)人,祖籍福州長樂縣青山,南宋理學家

父黃瑀官至知漳州。家貧如洗,少受業於朱熹,朱熹稱其“志堅思苦”,並以次女妻之。宋寧宗時授迪功郎,後歷任安豐軍通判、知漢陽軍、知安慶府兼制置司參議官,有德政,民稱黃父。後主管亳州明道宫,不久歸里,講學於白鹿洞書院。與莆田學者陳宓黃士毅鄭可學方士繇林公遇林成季林光朝子)等有往來。

朱熹死後,黃榦編有《朱子行狀》,曰:“由孟子而後,周(周敦頤)、程(程顥程頤)、張(張載)子繼其絕,至先生(朱熹)而始著”。著有《南康軍新修白鹿書院記》、《儀禮經傳通解》。

參考書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