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對局(The Game of the Century),是指1956年10月17日在紐約市馬歇爾西洋棋俱樂部的一場錦標賽中,由當時年僅13歲的未來世界冠軍鮑比·菲舍爾對上並擊敗唐納德·伯恩英语Donald Bynre的一场對局。 西洋棋評論英语Chess Review稱讚此局為「世紀對局」,寫道:「以下對局是一位13歲的男孩傑作,是他在對上一位強大的對手時展現出的,華麗的組合步,稱得上是眾西洋棋神童中最優秀的一手。」[1]

世紀對局

綜述

编辑

唐納德·伯恩(1930-1976)是當時美國領先的西洋棋大師之一。他代表美國參與了1962,1964及1968年的西洋棋奧林匹克[2] 他在1962年獲得了國際大師的頭銜,若非疾病因素很有可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3] 鮑比·菲舍爾(1943-2008)當時在西洋棋界是一位前途無量的晚輩,初次遭遇西洋棋大師級別人物的測試。他在此次錦標賽的整體表現不算亮眼,[4]但很快便迎來了急劇的上升。他在加時賽中贏得了1957年的美國西洋棋公開賽,1957-1958年美國西洋棋冠軍賽(以及之後的七場),獲得了參加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的資格,並在1958年以15歲的年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特級大師。他贏得了1972年的世界西洋棋錦標賽並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西洋棋士之一。

此對局中,菲舍爾(黑方)展現了值得關注的戰術觀念和即興想法。伯恩(白方)在標準開局後,於第十一步犯下了一個細微的失誤,重複移動了同一棋子兩次,失去了身為白方的攻勢。菲舍爾通過絕妙的棄子發動進攻,在第十七步時犧牲皇后。伯恩吃掉了皇后,而菲舍爾得到了一個城堡,兩個主教和一個。最後菲舍爾的棋子聯合將死了白方國王,而伯恩的皇后在棋盤的另一端,無法發揮其作用。

對局

编辑

白方:唐納德·伯德

黑方:鮑比·菲舍爾

1. Nf3

伯恩含糊的第一著,棋局可以隨很多種不同的開局而進行。[5]

1... Nf6 2. c4 g6 3. Nc3 Bg7

菲舍爾由"超現代英语hypermodern(chess)"原則進行防禦,允許伯恩用兵控制棋盤中央,而他自己則可以用他已置於側翼英语fianchetto的主教及其他棋子對其施加壓力。[6]

4. d4 0-0

菲舍爾 國王入堡,使國王移至安全地方。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5...d5後的局面

5. Bf4 d5 (diagram)

對局已轉變成格林费尔德防御(5...d5, ECO code D92),以Bf4為後續。格林费尔德防御的著法一般為1.d4 Nf6 2.c4 g6 3.Nc3 d5.[7]

6. Qb3 dxc4

菲舍爾放棄其對棋盤中央的控制,但他將伯恩的皇后引到了一個暴露且易受攻擊的位置。[6]

7. Qxc4 c6

卡斯帕洛夫曾下過 7...Na6,準備通過 ...c5 挑戰白方對棋盤中央的控制[8][6]

8. e4 Nbd7 9. Rd1 Nb6 10. Qc5

一個對皇后非常尷尬的位置,通過可能的一步...Na4 或 ...Ne4便可迫使其移動。由於當時這兩格都被c3處的馬所保護,伯恩並沒有感受到危險。10.Qd3 可以使皇后被置於一個更好的位置[1]

10... Bg4

伯恩的兵仍然控制著棋盤的中心,但菲舍爾發展了更多的棋子,國王已入堡,而伯恩的國王仍在中央位置。在伯恩行下一步前,這些因素並未對棋局造成顯著的影響。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11.Bg5後的局面

11. Bg5? (見圖)

此著本意是防止11...Nfd7及其後的...e5,但伯恩未發展的棋子造成了此著的失誤。[9] 許多棋士認為11.Be2 能夠更好地保護國王並為國王入堡做準備[1][10][9][11] 若棋局以11.Be2 Nfd7 12.Qa3 Bxf3 13.Bxf3 e5 14.dxe5 Qe8 15.Be2 Nxe5 16.0-0 繼續進行下去,白方將有少許優勢。[10]

11... Na4!!

這一步後,不多觀眾走近棋桌並開始留意此局。[1]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著法之一" (Jonathan Rowson).[12] 菲舍爾天才地犧牲掉他的馬,若伯恩行12.Nxa4,菲舍爾將以12...Nxe4回應,給伯恩留下為數不多的糟糕選擇:[13]
  • 13.Qxe7 Qa5+ 14.b4 Qxa4 15.Qxe4 Rfe8 16.Be7 Bxf3 17.gxf3 Bf8 製造出一個致命的牵制;
  • 13.Bxe7 Nxc5 14.Bxd8 Nxa4 15.Bg5 Bxf3 16.gxf3 Nxb2 給菲舍爾一個額外的兵,同時摧毀了伯恩的兵陣;
  • 13.Qc1 Qa5+ 14.Nc3 Bxf3 15.gxf3 Nxg5 使菲舍爾重新得到棄掉的子力並獲得額外的一個兵,同時有著更優的局面;
  • 13.Qb4 Nxg5 14.Nxg5 Bxd1 15.Kxd1 Bxd4 16.Qd2 Bxf2 菲舍爾獲得非常多的子力,足以輕鬆贏下此局。

12. Qa3 Nxc3 13. bxc3 Nxe4!

菲舍爾再次嘗試犧牲子力,期望打開e-列以進攻白方非入堡的國王。[13]

14. Bxe7 Qb6 15. Bc4

伯恩拒絕吃掉被犧牲的子力。若 15.Bxf8 Bxf8 16.Qb3,則黑方有 16...Nxc3! 17.Qxb6 (17.Qxc3?? Bb4 黑方能得到皇后) axb6 18.Ra1 Bxf3 (菲舍爾在1959的分析中給出了18...Re8+ 19.Kd2 Ne4+ 20.Kc2 Nxf2 21.Rg1 Bf5+ 並能夠獲勝[14]) 19.gxf3 Ba3 20.Kd2 Bb2 21.Re1 Nd5 而且黑方將會勝出。[13]

15... Nxc3!

若 16.Qxc3,則 16...Rfe8 17.Qe3 Bxf3! (而且不會有 17...Qc7,因為 18.Bxf7+!)[15] 18.gxf3 Qc7; 若 16.Bxf8,則有16...Bxf8 17.Qxc3 Bb4.[13][16]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17.Kf1後的局面。比起保護他的皇后,菲舍爾將以17...Be6!!發動反擊

16. Bc5 Rfe8+ 17. Kf1 (見圖)

伯恩威脅吃掉菲舍爾的皇后,菲舍爾將城堡帶入戰局,攻擊伯恩的國王。菲舍爾看似必須將皇后撤離到安全位置,因為白方有18.Qxc3,能夠獲得巨大的子力。Jack Straley Battell寫道:在場的西洋棋大師認為黑方將會輸掉。[17]

17... Be6!!

這是此局最重要的一著,也是這一著令此局出名。菲舍爾棄掉他的皇后,他認為17...Nb5? 將會輸,因為有18.Bxf7+ Kxf7 19.Qb3+ Be6 20.Ng5+ Kg8 21.Nxe6 Nxd4 22.Nxd4+ Qxb3 23.Nxb3.[18]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18.Bxb6後的局面

18. Bxb6? (見圖)

伯恩吃掉的被犧牲掉的皇后,希望在接下來的對局中通過複雜的戰術擊敗他13歲的對手。但菲舍爾想得更遠,留著伯恩一場沒有希望的對局。18.Bxe6?後可能有更糟的情況,把白方引到一個窒息將死英语smothered mate的結局:18...Qb5+ 19.Kg1 Ne2+ 20.Kf1 Ng3+ 21.Kg1 Qf1+! 22.Rxf1 Ne2#.[15] 18.Qxc3 將被 18...Qxc5! 應對,若 19.dxc5, 19...Bxc3 則黑方能贏下殘局。 白方最大的機會是 18.Bd3 Nb5!,Kmoch 寫道此著結果是 "黑方將漫長地贏下此局".[19]

18... Bxc4+

菲舍爾構建出一個'風車',通過一系列的閃將重新獲得子力。

19. Kg1 Ne2+ 20. Kf1 Nxd4+ 21. Kg1

21.Rd3? axb6 22.Qc3 Nxf3 23.Qxc4 Re1#[7]

21... Ne2+ 22. Kf1 Nc3+ 23. Kg1 axb6

菲舍爾吃掉一子,同時攻擊伯恩的皇后[7]

24. Qb4 Ra4!

菲舍爾開始以一個穩定的姿勢坐著並有序地走棋。[1]
他的棋子配合得非常好: g7的主教保護著c3的馬,馬又保護著a4的城堡,城堡又保護著c4的主教,同時迫使對方皇后移動。 24...Nxd1? 25.Qxc4 缺少了這種配合的很大一部分。

25. Qxb6

若以25.Qd6保護城堡則會因25...Nxd1 26.Qxd1 Rxa2 威脅 27...Ra1而失去皇后。[16]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25...Nxd1後的局面。菲舍爾得到了比犧牲掉的皇后更多的子力。

25... Nxd1 (見圖)

通過犧牲掉皇后,菲舍爾得到了一個城堡,兩個主教,一個兵,這使得他獲得了約為一個主教或馬的子力--這在西洋棋大師等級對局中已足夠輕鬆獲勝。同時,伯恩的城堡被卡在h1,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加入戰局。此時伯恩可以直接認輸,但出於禮貌及對菲舍爾的認可,他繼續進行對局直至被將死。[20]

26. h3 Rxa2 27. Kh2 Nxf2 28. Re1 Rxe1 29. Qd8+ Bf8 30. Nxe1 Bd5 31. Nf3 Ne4 32. Qb8 b5

黑方所有棋子都被保護著,使白方皇后無法發揮其作用。

33. h4 h5 34. Ne5 Kg7

菲舍爾打斷牵制,使其主教也能夠進攻。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35...Bc5+後的局面。 白方已無法避免被將死。

35. Kg1 Bc5+ (見圖)

現在菲舍爾在用他的橫子強迫將死對方。[13]

36. Kf1 Ng3+ 37. Ke1 Bb4+

Kmoch 注意到若 37...Re2+ 菲舍爾能更快地將死對方[21]

38. Kd1 Bb3+ 39. Kc1 Ne2+ 40. Kb1 Nc3+ 41. Kc1 Rc2# 0–1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41...Rc2#後的最終局面。

被問道如何得到如此精妙的勝利時,菲舍爾回道:「我只是行了我認為最好的著法,我只是運氣好。」[22]

參見

编辑

不朽對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Kmoch, Hans. The Third Rosenwald Tournament: Game of the Century (PDF). Chess Review. 1956 [2023-0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02). 
  2. ^ Burgess, Nunn, and Emms (1998), p. 213.
  3. ^ Golombek (1977), p. 52.
  4. ^ Third Rosenwald Trophy (195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essgames.com
  5. ^ Nunn, John; Burgess, Graham; Emms, John; Gallagher, Joe. Nunn's Chess Openings. Everyman Chess. 1999: 8. 
  6. ^ 6.0 6.1 6.2 Bogdanov, Valentin. Chess Explained: The Grünfeld. Gambit Publications. 2009. 
  7. ^ 7.0 7.1 7.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Davie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Jeroen Piket vs Garry Kasparov, Corus Group A, Wijk Ann Zee 2000. [202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9. ^ 9.0 9.1 Alexander (1972), p. 36.
  10. ^ 10.0 10.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urgess p. 21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 ^ Robert Wade and Kevin J. O'Connell, Bobby Fischer's Chess Games (2nd ed. 1973), p. 111. ISBN 0-385-08627-X.
  12. ^ Rowson, Jonathan. Understanding the Grünfeld. Gambit Publications. 1999: 17. ISBN 1-901983-09-9.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So, Wesley; Adams, Michael; Burgess, Graham; Nunn, John; Emms, John. The Mammoth Book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hess Games: New, Updated, and Expanded Edition — Now with 145 Games. Constable & Robinson. 
  14. ^ Fischer, Bobby. Bobby Fischer's Games of Chess. 1959 [202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15. ^ 15.0 15.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redecessors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16.0 16.1 Alexander (1972), p. 37.
  17. ^ Jack Straley Battell, Collier's Encyclopedia Vol 6 (1966), p 196
  18. ^ Fischer (1959), p. 65.
  19. ^ Horowitz and Battell (1965), pp. 329-30.
  20. ^ One of Byrne's chess students related later why he played on: "First of all, you have to remember that in 1956 no one knew that Bobby Fischer was going to become Bobby Fischer! He was just a very promising 13-year-old kid who played a great game against me. When it got to the position where I was lost, I asked some of the other competitors if it might be a nice thing to let the kid mate me, as a kind of tribute to the fine game he played. They said, 'Sure, why not?' and so I did." Tim Krabbé, Open Chess Diary (scroll down to No. 24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quoting Don Heisman).
  21. ^ Horowitz and Battell (1965), p. 330.
  22. ^ Brady, Frank. Endgame. Crown Publishers. 2011: 64. ISBN 978-0-307-46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