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高官,擔任商王太戊的宰相,史稱“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一說伊尹废太甲篡位,後來太甲潜出桐宫杀伊尹,夺回王位。[2][3]
一日太戊因為對都城亳長出妖樹「祥桑榖」(桑、榖二木合生為一)感到恐慌,就問伊陟怎麼回事。伊陟說:「我聽說妖是懼怕德政的,難道是因為您的德政有不足嗎?我勸您還是多修些德政吧。」太戊聽從了他的建言,修德政,致使京中太平無譁。伊陟作《咸乂》四篇。
- ^ 孔安国曰:“伊陟、伊尹之子”。
- ^ 《竹书纪年》记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 ^ 洪頣煊注《廣弘明集》十一引《汲冢書》云:“伊尹自篡立,後太甲潛出,親殺伊尹而用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