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敵
假想敵(opposing force),本為軍事術語,原意為「假定、想定的敵人」。“假定”通『假設』,“想定”也是軍事術語,即『為誘導演習或戰術作業,所擬定之一種假設狀況。』[1]
世界上設有軍隊的國家,必然有其假想敵。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将己方部队称为“红军”,假想敌部队称为“蓝军”;采用北约标准的国家则将己方部队称为“蓝军”,假想敌部队称为“红军”。著名的假想敵例子是冷戰時期的蘇聯與美國。
假想敵三字,現在多被引申為『潛在的敵人』。
假想敌部队编辑
假想敵部隊(Opposing force,OPFOR)是軍隊為了國防政策目標下所設置的單位,單位內的人員學習假想敵的戰術、武器、語言、文字等,於軍事演習時擔任假想敵的角色。
美国编辑
美國陸軍有三支公开的假想敌部队: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轄下的美國陸軍第11裝甲騎兵團、波克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的第509空降步兵團与驻在德国的北约多国联合战备中心的第4步兵团。在冷战期间,这些假想敌部队主要用于模拟苏联部队,近年来也用于模拟其他国家的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2016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有四支公开的假想敌部队:
- 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第195旅(现第八十一集团军重型合成第一九五旅),主要模拟美军及北约盟国军队,训练基地内有模拟白宫、埃菲尔铁塔
- 洮南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第204旅(现第七十八集团军重型合成第二〇四旅),主要模拟俄军
- 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第60旅(现第八十三集团军中型合成第六十旅),主要模拟预备队、空降部队作战
- 三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第34旅(现第七十二集团军中型合成第三十四旅),主要模拟台湾的中華民國国军及东南亚军队
这四个旅中,前两个旅为2012年陆军装甲师拆旅时形成的机械化步兵旅,并作为假想敌部队建设的;后两个旅为1998年陆军试点师改旅时形成的摩托化步兵旅,后来转型为假想敌部队。其中,第195旅作为全军最早成立以及最早形成战力的专门假想敌部队,尤其是2014年以来连续出现的“蓝胜红败”的演习成绩,在中国大陆被称为“第一蓝军旅”、“朱日和之狼”,旅长满广志被网友称为“陆军之花”。
中华民国编辑
中華民國陸軍也有若干假想敵單位,早年唯一的假想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在因為兩岸關係緩和,加上實施裁軍的精實案後,目前正式編制已經精簡到剩下兩個連;另外,中華民國空軍也曾有假想敵中隊,如空軍46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