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最初是傩祭中的仪式舞蹈,后来发展为娱神兼娱人的民间舞蹈。儺起源於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原始先民的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活動,一般認為形成於夏商時代。也有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時期甚至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存在。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在殷墟甲骨文卜辭中發現關於儺祭的記載,表明儺在當時已經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儺發展到漢代內容更加豐富,主要包括儺祭、儺舞、儺戲、儺儀、儺藝、儺鼓、儺雜技、儺面具等,雖然表現形式多樣,但主要功能和宗旨都是驅鬼除疫、禳災納吉、保佑平安、祈禱福瑞。[1]儺舞在中國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等地,在傩舞的基础上,后又发展出了傩戏[2]

傩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還願扮判官》文本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山西省寿阳县安徽省祁门县福建省邵武市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甘肃省文县永靖县
福建省漳州市
安徽省郎溪县
分类传统舞蹈
序号110
编号项目Ⅲ—7
登录2006年
2008年
2011年
2014年

中國兩漢時期,每年在除夕、春节之時,宮廷中都要表演大武儺,以驅逐瘟疫與惡鬼。大武儺由數百人組成的趕鬼隊伍表演,其中領頭的舞者叫方相,他頭戴儺面具,身穿玄黑色的上衣,下面繫著朱紅色的圍裙,手掌上蒙著鹿皮,一手拿著長戈,一手拿著盾牌,一邊舞蹈一邊帶領著隊伍前進。緊跟其後的是扮演十二神獸的舞者們,他們分別戴著甲作、巰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這十二個上古神獸的面具,手中也要持武器不停地揮舞,表演出攻擊的動作。其餘的舞者叫侲子,由10歲以上,12歲以下的孩童充當,他們手持火把,嘴中則唱著叫駡惡鬼的歌詞,聲音震天動地,整支隊伍要環繞宮室舞蹈三週,最後行進到宮門端門之外,象徵將惡鬼與不詳統統驅逐了出去,這時儀式便結束了。[3]

唐代時,太常寺會在每年除夕之夜舉辦大型歌舞會,其中也有儺舞。表演時,近千名男性戴上假面道具,穿上紅黑衣褲,擊鼓跳躍,氣勢磅礴。演員佩戴的面具,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儺舞結束後則是表演其他舞蹈。[4]

在宋代,每逢除夕,皇宮中都要舉行大儺之儀,並讓皇宮中的親事官、禁衛軍等戴著假面具,身穿或綉或畫的彩色衣服,手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材魁梧高大,穿戴全副鍍金的鋼製盔甲,裝扮成將軍。又選鎮殿將軍二人,也穿戴盔甲,裝扮成門神。教坊南河炭相貌醜陋,高大肥壯,裝扮成判官。又有人裝扮鍾馗、小妹、土地、竈神之類的模樣,共計有千餘人,在宮中驅逐鬼祟。一群人最後從南薰門出去,到外面轉龍彎,叫做「埋祟」,方才結束。此夜,宮中的爆竹聲、歡呼聲,響徹天空,宮外也能聽到。城中百姓人家,在爐邊團團圍坐,一直到天亮也不睡,叫做「守嵗」。[5]

进入国非遗名录的傩舞包括:[6][7][8][9]江西南丰的南丰跳傩、婺源的婺源傩舞、乐安的乐安傩舞,山西寿阳的寿阳爱社,安徽祁门的祁门傩舞、郎溪的跳五猖,福建邵武的邵武傩舞、漳州的浦南古傩,广东湛江麻章的湛江傩舞,甘肃文县的文县池哥昼、永靖的永靖七月跳会。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永城汉画像石中的傩文化考析. dzb.jryccm.com. [202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 傩、傩舞、傩戏.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3. ^ 陈普白. 傩舞与赣傩. 江西社会科学. 
  4. ^ 中国新闻网. 唐朝就有“春晚”可看 皇帝亲自制作歌舞. 
  5. ^ 《東京夢華錄·卷十》: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畫,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竈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崇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崇」而罷。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土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6.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8.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9.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