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增嘏(1903年12月6日—1984年12月2日)[1]浙江省紹興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學史家,其先世為清代大儒全祖望

生平 编辑

全增嘏早年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民國十二年(1923年)畢業。[2][3]民國九年(1920年)5月16日,高師辯論會,胡適為評判員,全增嘏再得最佳[4]

1923年至1925年,全增嘏就學於斯坦福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1927年獲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曾在該校修畢博士課程,因急於歸國,未獲得博士學位。歸國以後,1928年至1937年先後在上海歷任中國公學大同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抗日戰争前後,曾任英文《中國評論》周刊編輯、《論語》雜誌主編,英文版《天下月刊》編輯。[2][3]

民國二十年(1931年),全增嘏任大夏大學抗日救國會幹事、理化研究主任[5]。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全增嘏在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上海分會任宣傳委員[6]。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7日,任立法院立法委員[7]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起,全增嘏擔任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兼任主任,同時任圖書館館長。[2][3]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任中國哲學會第4屆理事會理事[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1956年,復旦大學創辦哲學系,全增嘏從外文系轉到哲學系工作,歷任邏輯教研室主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西方現代哲學研究室主任等職。從1958年開始,全增嘏參加《辭海》的編輯工作,歷經10餘年。《辭海》出版時,1979年全增嘏任編委兼外國哲學史分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大型的《哲學大辭典》,全增嘏任副主編兼外國哲學史卷主編。[2][3]

1960年,當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邀請全增嘏整理外國哲學史講稿,寫作全國哲學系外國哲學史通用教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已全部撰寫完畢。在文化大革命中,此稿全部遺失。1971年,全增嘏被調到當時以批判外國學術權威為任務的「復旦自然辯證法大批判小組」,與其他學者一道翻譯自然科學及其有關材料。經他翻譯、校訂的有康德的早期自然科學著作、哥白尼的天文學原著、牛頓的自然哲學著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著等。他在這項工作中本其認真負責、謙虛謹慎、與人和諧共事的本性,很好地完成了為讀者提供忠實可靠的譯本的任務。[2][3]

1979年,全增嘏患冠心病,並日趨嚴重,但他仍堅持領導復旦大學外國哲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建議由復旦大學外國哲學教研室與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室合力寫出一部較大篇幅的教科書,這就是以後出版的《西方哲學史》。他親自閱讀、修訂初稿與二稿,他看到了上卷的出版,下卷則在他去世後的1985年才出版。他還曾任上海哲學學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研究會顧問。[2][3]

1984年12月2日,全增嘏病逝。[2][3]

著作 编辑

著有《西洋哲學簡史》、《不可知論批判》,主編有《西方哲學史》等,譯有《哥白尼和日心說》,《愛因斯坦論著選編》、《華萊士著作集》、《自然科學史》等。

  • 全增嘏,西洋哲學小史,商務印書館,1932年(《萬有文庫》本)
  • 全增嘏,不可知主義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 全增嘏,宇宙發展史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 全增嘏,愛因斯坦論著選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 全增嘏,牛頓自然哲學著作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 全增嘏,華萊士著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參考文献 编辑

  1. ^ 高增德主編. 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大辭典. 書海出版社,1994年. 第24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方克立等主編. 二十世紀中國哲學 第二卷:人物誌 上冊. 華夏出版社, 1994年. 第361-366頁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八輯浙江近現代人物錄.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 第91頁
  4. ^ 「高師辯論會,全增嘏(貴州)最佳,此人去年演說第一,亦是我作評判員」。胡適. 胡適日記全編 1919-1922 三.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第175頁
  5. ^ 政治:國民黨的"民眾運動"與工農學各界的鬥爭(2),第271頁
  6. ^ 周天度 孫彩霞. 沈鈞儒傳.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第104頁
  7. ^ 國民政府公報 渝字第117號,第1頁
  8. ^ 1944年,中國哲學會選出第4屆理事會理事,共16人。他們是:方東美全增嘏汪奠基何兆清吳康金岳霖林志鈞宗白華胡適范壽康馮友蘭張君勱張東蓀湯用彤賀麟黃建中金岳霖馮友蘭賀麟為常務理事。理事會下設西洋哲學名著編委會、中國哲學研究會、中國哲學會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