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

西周第十代君主

周厉王(前890年—前828年),姓,名,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作“[1]。为周夷王之子。《史記》作厉王,西周青铜器铭文作剌王[2],在文献中又作汾王[3]国人暴动之后,他居住在今山西省汾河流域,因此传世典籍和青铜器铭文又称他为汾王[4] 。厉王为西周第十位君王,在位約4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約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连同共和的十四年。《太平御览》八十四引《史記》載:“周孝王七年,厉王生。”

周厉王
西周天子
君主
統治前877年-前828年
儲君周宣王
出生前890年
逝世前828年 (62歲)
安葬
配偶正妻:申姜
子嗣
政权周朝
父親周夷王
首都镐京

在位及逃亡

编辑
 
克鼎,铭文记叙厉王二十三年九月,兼管军事的膳夫克巡视成周驻军并进行整饬

厲王在位期间,重用荣夷公,不听周定公召穆公等人之建議,同時周厉王還實行“专利”政策(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採樵、漁獵),並且不让他们有言论自由,召穆公反對周厲王的言論壓制政策,表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5],以致于行人来往,只能透過眼神来示意。前842年,人民發動國人暴動,冲进王宫,试图杀死厉王。周厉王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汾水流域(今山西霍州市),朝廷由周定公召穆公代為執政(竹書紀年説由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史稱「共和行政」。

周共和14年(前828年),厲王死,周定公召穆公立厲王之子,是為宣王。

在位年份的爭議

编辑

按照《史記》當中數篇世家的內容,厲王出逃之年與共和元年(前841年)相差了一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則認為厲王37年與共和元年是同一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厲王在位時間有13年以上。

《宗周鐘》又名「鐘」或「胡鐘」,為厲王所製的祀祖樂器。記載其親征南方諸小國之事,係厲王存世最重要的天子作器。該鐘高65.6公分,重34.9公斤,銘文計有122字,為兩朝甬鐘單件記載銘文之冠,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6]

家庭

编辑

兒子: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簋”。
  2. ^ 江林昌《由新出遂公盨、来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
  3. ^ 據《中華通史》第一冊,章嶔
  4. ^ 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韩侯取妻,汾王之甥。”郑玄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又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厉王名胡”。 王国维注:“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
  5. ^ 國語•周語上》
  6.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參見

编辑
前任:
周夷王
周天子
中國君主

西周第10代
前877年—前828年
繼任:
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