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235年—294年),字儒宗曹魏魯国鄒縣人(今山东邹城市),曹魏西晉官员、武將[1]。父唐台曹魏兖州泰山郡太守。子唐熙,西晋太常丞,前凉开国君主武王张轨驸马 [2]

唐彬早年便擅长弓马,后来才开始学习经史。历任郡门下掾、主簿、功曹,被州里召为主簿,经屡次升迁任州别驾。后被司马昭征辟为掾属,迁尚书水部郎。

西晋建立后,赐爵关内侯,历任邺县令、弋阳太守、巴东监军,并加广武将军。咸宁五年(279年),随王濬参与晋灭吴之战,功勋卓著。战后迁任右将军、都督巴东诸军事。后被征拜为翊军校尉,封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再拜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任内抗击北方少数民族侵扰。

因事被免职问罪,后被释放,再任使持节、前将军、西戎校尉、雍州刺史。

唐彬有经国度量,不拘小节。少年时便熟习弓马,喜爱游猎。他身长八尺,可以奔跑着追赶猎物,强壮有力、超过常人。后来才喜爱经史,尤其擅长《易经》,随从老师受学,学成后回乡教授学生,他的学生常有数百人。

唐彬最初担任豫州鲁郡的门下掾,转任郡主簿。豫州刺史王沈会集诸位掾属参谋讨论对抗吴国的计策时,询问了豫州九郡的下属官员。唐彬与张恽都认为吴国可以兼并,王沈同意他们的看法。又让唐彬说服认为吴国不可讨伐的人,让他们都屈服。事后,唐彬迁任郡功曹,被推举为孝廉(即后世的举人),征辟其为豫州主簿,经屡次升迁后任别驾。

討伐東吳後,攻破吴國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顺流而下,相继攻下西陵、夷道等地。以功升為刺史

早年晉武帝考慮益州监军人选,徵詢散騎常侍文立的意見,文立說:“唐彬貪財,楊宗好酒”。晉武帝認為“財欲可足,酒不可改。”遂用唐彬。帝又诏彬监巴东诸军事,加广武将军元康四年(294年),卒於官,

家族

编辑
  • 父親唐臺,兖州泰山郡太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作唐宣)

延伸阅读

编辑

[]

 晉書/卷042》,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書目

编辑
  1. ^ 《晋书·卷四十二·列傳·第十二》:唐彬,字儒宗,魯國鄒人也。父台,太山太守。
  2. ^ 2.0 2.1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五·十一·唐》:彬,字儒宗,二子熙、极,熙太常丞,娶凉州刺史张轨女,永嘉末遂居凉州,生郓字子产,仕前凉凌江将军。徙居晋昌,七子:伯,廉,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威为永世令,生弘,三子瑶、偕、咨,号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