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诗派
圆明园诗派的形成起因于圆明园诗社,圆明园诗社是戴杰、雪迪、刘国越,殷龙龙、刑天、黑大春等诗人于1983年在北京成立的现代诗歌文学社。[1]
圆明园诗社成立后出版《窗口》、《伤口》诗刊,圆明园诗派强调诗人的个性化创作,崇尚唯美,追求诗歌汉语的纯粹是《今天》以后的最具有影响力的诗歌社团,它第一次将现代派诗歌带上舞台,1984年4月5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朗诵会,创下了记录,观众超过1万人。[2]
圆明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雪迪、大仙、刑天、黑大春、殷龙龙、戴杰等,其中,雪迪、大仙、刑天、黑大春被誉为圆明园四才子。[3]
参考编辑
- ^ 尹春芳. 黑大春:诗歌和音乐可以相得益彰. 深圳特区报.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 二河开21号艺术区即将落成. 光明网.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 ^ 圆明园诗社:我们是围坐在火山口的一群诗人. 澎湃新闻-The Paper.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