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台湾台北的一所艺术院校
(重定向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簡稱為戲曲學院。前身為復興劇校與國光藝校合併。設有京劇、民俗技藝、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及劇場藝術學系六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與國小部(五、六年級),為十二年一貫制之戲曲人才養成學府。設有京劇文物陳列館、實習與表演劇場,並有「臺灣京崑劇團」與「臺灣綜藝團」推廣傳統戲曲藝術。[1]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jpg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徽
TCPA March2010.jpg
內湖校區
校训承先啟後 精益求精
创办时间1957年創立私立復興劇校
1968年改制隸屬教育部改名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1981年創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
1999年國立復興劇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2006年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学校类型國立,技術學院
校长劉晉立
学生人數607(2018年)
校址臺灣地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177號
(內湖校區)
臺灣地區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三段66巷8之1號
(木柵校區,校本部)
校區市郊
電話號碼+886-2-2796-2666 (內湖校區)
+886-2-2936-7231 (木柵校區)
網站www.tcpa.edu.tw
位置
木柵校區校門口(2022/12)
內湖校區正門
內湖校區嘯雲樓

沿革编辑

  • 1957年,「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私立復興劇校)創校於草山管理局北投鎮(今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68號。
  • 1976年,中華電視台成立「中華電視台藝術工作總隊」;之後改隸中國電影製片廠,變成「中國電影製片廠演藝人員訓練班」。[2]
  • 1981年7月1日,中國電影製片廠演藝人員訓練班擴大為「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光藝校),改隸中華民國國防部。設戲劇音樂舞蹈三科,採四年制高職學制。
  • 1985年7月,國防部將中華民國國軍三軍京劇隊附設劇藝實驗學校(即俗稱的小大鵬、小海光、小陸光)整合為「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劇科」,維持原劇校「十年科班」傳統學制。
  • 1995年7月,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改隸中華民國教育部,與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同屬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今教育部終身教育司)主管。[3]
  • 1999年7月,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 2006年8月,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1][4],設置京劇學系、戲曲音樂學系、歌仔戲學系、綜藝舞蹈科、劇場藝術科及客家戲科[5]
  • 2007年,綜藝舞蹈科改制為民俗技藝學系,客家戲科改制為客家戲學系。
  • 2009年,劇場藝術科改制為劇場藝術學系。

歷任校長编辑

任別 姓名 任期 備註
1 鄭榮興 台灣客家音樂作曲家、演奏家、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為首任校長。
2 游素凰 2010年11月-2011年7月31日 起以副校長代理校長。
3 張瑞濱 2011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2011年6月26日當選校長。[1]
4 劉晉立 2019年8月1日- 2019年5月31日當選校長。

教學單位编辑

教學單位 京劇學系 民俗技藝學系
戲曲音樂學系 歌仔戲學系
劇場藝術學系 客家戲學系
通識教育中心

附設單位编辑

附設單位 臺灣京崑劇團 臺灣綜藝團

校友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校史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www.tcpa.edu.tw.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中文(臺灣)). 
  2. ^ 國光藝訓 - 國光藝校的現在與未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1-12-27,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 ^ 京劇典藏館_歷史回顧_京劇在台灣. 210.71.61.200.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4. ^ 邱坤良. 邱坤良專欄:劇校升格變型記. 風傳媒. 2017-03-23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5. ^ 存档副本.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