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中華民國軍事學校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英語:Fu Hsing Kang College,縮寫:FHK)、簡稱政戰學院、政院),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軍事學校。1950年設立政治幹部訓練班,1951年7月1日成立政工幹部學校(簡稱政工幹校),1952年1月6日第一期學生開學並明定是日為校慶。校區在日治時代臺北競馬場,當蔣經國視察後,決定將此處成為政校校地(復興崗)。1970年10月31日蔣中正總統核定該校易名為「政治作戰學校」(簡稱政戰學校),2006年9月1日配合國軍精進案北部軍事院校調併改制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作戰學院學生畢業後,分發至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擔任排長、輔導長等基層領導幹部職務,爾後依個人專業專長派任政戰官、監察官、保防官、心輔官等政戰幕僚職務。[1]畢業校友晉升二級上將者有2位,分別為政校第3期的楊亭雲(陸軍)、政校第19期的陳國祥(海軍陸戰隊)。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 |||
---|---|---|---|
![]() 政治作戰學院院徽 | |||
校训 | 誠實榮譽 | ||
创办时间 | 1951年-2006年(獨立院校) 2006年-至今(改隸國防大學) | ||
学校类型 | 國立 | ||
院長 | 陸軍少將陳中吉 | ||
教师人數 | 人 | ||
学生人數 | 人 | ||
本科生人數 | 人 | ||
研究生人數 | 人 | ||
校址 | 臺灣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二段70號(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 | ||
校區 | 復興崗 | ||
網站 | https://www.fhk.ndu.edu.tw | ||
|
沿革编辑
蔣中正總統在1949年國共戰爭失敗、退守臺灣後,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論調,委派蔣經國仿莫斯科中山大學體制創立此校。[2]
教學單位编辑
- 大學部
- 政治學系(行政管理組、國際關係組)
- 新聞學系(公共事務組、文宣傳播組)
- 應用藝術學系(美術組、音樂組、影劇組)
- 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組、社會工作組)
- 研究所
- 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
- 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
- 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心理碩士班、社會工作碩士班)
- 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管監單位為國防部情報次長室)
校友编辑
- 李長元:政工幹部學校第1期,創校時期教師,著有《共黨理論批判》。
- 劉宜良:筆名江南,政工幹部學校第2期新聞系肄業。
- 左宏元:政工幹部學校第2期音樂系畢業。
- 周蓉生:政工幹部學校第7業,曾任國防部藝工總隊總隊長、國光藝校校長、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第五處處長、憲兵司令部政戰部主任、軍管區司令部政戰部主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兼執行官、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及董事長等職。
- 許歷農:陸軍官校第三分校16期步科畢業、政治作戰學校政戰研究班第14期畢業,曾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政治作戰學校校長、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 羊令野:詩人。
- 瘂弦:影劇系畢業,詩人,《聯合報》副刊主編。
- 蔡得勝:政治作戰學校第17期畢業,政治研究所1978年畢(67年班)。
- 潘愛珠: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1977年畢(66年班),首位政戰女將軍,曾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大陸研究室副主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政戰部主任、政治作戰學校教育長等職。
- 池玉蘭:政治作戰學校畢業,政戰女將軍,曾任國防部發言人、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文宣心戰處長、陸軍司令部委員等職,其夫為黃鎮遠退役少將。[4][5]
- 諾瑞加:巴拿馬前任領導人(遠朋班)。
- 邱復生:企業家。
- 李猶龍: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曾任三立新聞台新聞主播。
- 金超群:電視演員,代表作為《包青天》,為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主修編導)畢業。
- 丁強:電影、電視演員。
- 涂善妮:電視演員,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主修聲樂)肄業。
- 林明:電視演員,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莒光園地)
- 陳自為:電視演員,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莒光園地)
- 許分草:畫家,政治作戰學校美術系畢業。
- 賴調燦:政治科畢業,目前為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企業家。
- 賴世雄:常春藤解析英語雜誌社創辦人兼社長,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畢業。
- 李鳳新:電視、電影演員,政戰學校政治系畢業。
- 何啟聖:主播、臺灣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政戰學校新聞系畢業。
- 黃弘道:專業畫家,政戰學校30期藝術系畢業,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美術學院碩士。
- 莊清霖:臺灣知名長笛家,並創立臺灣第一個長笛合奏團「唐律長笛合奏團」。
- 王俊力:現任桃園地檢署檢察長,政戰學校法律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司法官班第29期結業,曾任檢察官、主任檢察官、檢察長、檢察司司長。
- 杜滿生:知名演員,政戰學校戲劇系畢業,代表作為飾演包青天中的龐太師一角。
- 貢敏:著名劇作家、導演,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科畢業,代表劇本為《新白娘子傳奇》(1992)。
- 文興鎬:韓國國際關係學教授,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1985年畢(74年班),著有《台韓外交關係史 1949-2012》(朱立熙譯)等書。
參考資料编辑
- 腳注
- ^ 王雲龍 & 1997,第25页
- ^ 2.0 2.1 王雲龍 & 1997,第9页
- ^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67頁。
- ^ 記者吳明杰. 國軍女將軍 至今只出現六位. 自由電子報. 2013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中文(繁體)).
國軍至今僅出現過六位女將軍,除5月1日遭調職惹議的前政戰局文教處長池玉蘭外,另還有前國防部通資處長柴惠珍、前軍情局政戰主任潘愛珠,及創立國防醫學院的醫護女少將周美玉,更早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還出過一位秘書女少將姜毅英,及辭世後才獲軍方證實的首位特工女少將周冰。
- ^ 政治中心. 國軍現唯一女將軍池玉蘭傳遭逼退 與夫大陸工作有關?. ETtoday新聞. 2013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3日) (中文(繁體)).
國軍現役唯一女將軍、原文宣心戰處處長池玉蘭1日起轉調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委員,這個職位任職1年後如果沒有被派任新職務,就必須退伍。有消息稱,池會被調職是跟她的丈夫、退役少將黃鎮遠(臺中清泉崗陸軍第34師師長,最後1任,已裁撤)有關。
- 文獻
- 王雲龍. 《臺灣軍校誌》. (臺灣臺北縣永和市): 稻田出版社. 1997年2月15日. ISBN 957-950-365-6 (中文(繁體)).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