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公约
(重定向自國際民用航空公約)
芝加哥公约,又称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1944年通过的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公约。公约于1947年4月4日生效,公约的保存国是美国。[1]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 |
---|---|
簽署日 | 1944年12月7日 |
簽署地點 | 美国芝加哥 |
生效日 | 1947年4月4日 |
保存處 | 美国政府 |
收錄於维基文库的條約原文 | |
![]() |
背景编辑
内容编辑
公约[2]对在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航空器的国籍、便利空中航行的措施、航空器应具备的条件、国际标准及其建议措施等方面做了规定。
公约还成立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并规定该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其他必要机构组成。
参考文献编辑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treaty.mfa.gov.cn.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4).
- ^ 2.0 2.1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文本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07).
參考資料编辑
- Paul Michael Krämer, Chicago Convention, 5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Chicago, October 31 – November 1, 1994. Zeitschrift für Luft und Weltraumrecht 1995, S. 57.
外部連結编辑
-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9th ed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2006
- Annexes 1 to 18 -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2007
- The Postal History of ICAO : The Chicago Conven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